本篇文章136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兰州6月3日电6月又是一个毕业季。很多大学生为了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选择毕业前实习。这些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他们就业的加分筹码。为此,记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这里的学生毕业实习也是一种异质生活。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经过调查采访,记者发现,部分大学生在实习中有所收获,但大部分都逐渐偏离了实习的初衷,成为用人单位获取廉价劳动力、逃避责任的手段,学生实习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实习经历成了他们从理想到现实的“人生第一课”。

职业化是不对的,遇到的是顺利的“无奈”

刚刚入职的刘婷婷告诉记者,她在省外的一所大学读美术。毕业后,她不打算回兰州,但家里安排了一份工作:去一家条件不错的三甲医院的人事部工作。在就职之前,他接受了短暂的实习训练。

“因为是“孩子”的原因,单位的工作挺顺利的,医院的相关工作也很快,科室的人也很友好,分配给我的闲事也不多,只是有人义愤填膺,说话冷冰冰的。”说到最后,她的脸上流露出更多的无奈。

专业对口,实习有“分数”

“我大学学的是法律,后来被安排在检察院实习。”张认真地为我们列举了他在实习期间所做的工作:分析案件、熟悉法律知识、观察庭审、参与庭外调解等。

“实习结束后,我对检察院的日常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都有很大的帮助。”已被录用的张高兴地告诉记者。可以看出,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关心体贴,品味各异

“刚进单位没人理会,大家各奔东西,完全无视我的存在。整天不知所措,一个人坐着不是,站着也不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任青告诉记者。

“后来有个长相和善的同事问我怎么联系单位实习,我告诉他单位领导是我亲戚。就因为这句话,我的实习生活简直变了。”

任青说,从那以后,单位里的同事天天对他嘘寒问暖,实习提问,向领导汇报,成了他的工作,让他很不舒服。

从无人看管到成为办公室关注的对象。任青说,其实他心里充满了五味杂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端茶倒水,跑腿打杂

当被问及实习时,站在记者面前的高松,一个文笔很弱的小女孩,说了四个字:“我想哭,不流泪!”她说:“每天按时去单位就是倒茶、拖地、抹石膏,留下了很多空的闲暇时间,我成了单位跑腿的“无价”劳动力

高珊珊感到委屈。她去单位实习没有做任何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没有人安排她带领。她有时会伤自尊,做什么都没做好,或者没及时完成,被领导训斥。

“这种实习毫无意义。”高珊珊说,她将放弃大四六个月的实习,回到学校认真复习,拿到研究生学位,这样她的社会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象牙塔最后的温馨提示

“实习可以把专业知识付诸实践,积累经验,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关系。”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任志明建议,大学生应该尽快实践。

他说,目前就业压力大,不愿意过早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选择逃避现实的原因;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现实”,早早选择了实习。

任志明提醒实习生,一开始有很多困难。除了食物、住所和交通之外,最大的困难是被忽视、被忽视、自尊心受到伤害和不习惯。

“但是请记住,去某个单位实习是为了学习。遇到问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与主管领导沟通,并坚持下去。”任志明希望大学生去实习时有更多的准备和冷静。

标题:兰州高校毕业生实习遇尴尬 部分成廉价劳动力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