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59字,读完约7分钟

王维舟,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人 年轻时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战争 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此,他被称为“入党比建党更早的革命家” 他长期在川东组织武装斗争,参加川陕西苏区的反包围和长征,到达陕北继任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四局局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维舟率领三八五旅留守陇东地区,带领军民在一个镥头上开展生产自助运动,加强八路军总后方,保护党中央和陕西甘宁边区的安全。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日军全面侵略了中国 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给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构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主张和全国舆论的催促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全面形成,国民党将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担任总司令官,彭德怀担任副总司令官。 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也于8月25日正式发布了改编命令,八路军辖115、12○、129师。 王维舟当天被任命为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副旅长 三八五旅原是红四方面军十二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改编为边远地区的留守部队。 1937年冬天,王维舟率385旅部和管辖77○团、警卫二团、警卫七团防卫在陇东,旅部设在庆阳县城,执行了保护党中央和陕西甘宁边区的任务。 1938年6月,王维舟兼任三八五旅政治委员,年末就任三八五旅团长 三八五旅一开始就到陇东,困难重重,为了不打扰当地群众,王维舟带领旅部和直属机关干部在庆阳县北关城墙底、田家城、麻家湾等地挖了窑洞,处理了部队住宿问题。 他还率领部队开展生产自助运动,进入山下沟挖田处理饮食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部队吃了问题基本得到了处理 1939年春天,国民党第一次迎来了反共高潮 为了粉碎国民党对边远地区的经济封锁,处理军需供给的困难,毛主席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说:“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饿死了吗? 解散呢? 还是自己做? 饿死一个也不赞成,解散一个也不赞成 还是自己做吧! 这是我们的答案 “王维舟积极响应毛主席的演说精神,呼吁部队和陇东大众“一把锄头,自力更生保护党中央”。 他动员士兵们种植粮食、种植蔬菜、养猪、养羊、砍柴烧炭 开垦荒地时,王维舟指示部队不要影响当地群众的耕作面积,旅行社直属机关在陡坡、深沟的地方开垦荒地 部队在城北五里坡沟里开垦的十多亩,到处都是鹅卵石和小石子,开垦极为困难,王维舟和士兵们只用了五天就开垦完毕,打碎了一百多根镥头 1940年,陕西甘宁边区遭受自然灾害,生产损失严重 同年11月,国民党完全放弃了国共合作协议,停止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所有经费 1941年,陕西甘宁边区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亲自动手,丰富温饱”和“迅速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于1942年2月向全军发出指示,一边战斗一边生产,根据不同的环境生产运输 王维舟和三八五旅的指挥官坚决表示“背着枪去战场,把铁锹进了田庄”,不仅在曲县演武区、环县甜水堡、车道区、合水县西华池、宁县南义井、盘克等地战胜了国民党军的反摩擦斗争,而且在一支镥头上陇东 从1942年开始,王维舟亲自指挥七七○团进入大凤川和小凤川,开垦荒地,创办了农场 他带头行动,没有农具,就动员士兵捡废铜和烂铁铸造。 没有军营,就用树枝和草搭临时帐篷 部队里有很多南方士兵,不习惯北方种植农作物,王维舟请求当地群众指导 经过艰苦的努力,变成了层层重叠的梯田,生长着肥沃的土壤,生长着嫩绿的水稻苗,过去荒芜的野山,很快变成了丰富的田园,不仅改变了部队的生活条件,还把多馀的粮食送到了抗日前线 地方棉花不能运到边远地区和部队,士兵们的服装成了问题。 当时陇东没有种棉花的历史。 王维舟向有棉花经验的士兵求教,阐明棉花生长习惯、优势和栽培规律,亲自开辟试验田,适时播种,第一年收获30多斤皮棉,在陇东开辟棉花历史,为边远地区人民、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王维舟种植棉花的经验,迅速普遍宣传 1942年只有七七○团、警卫五团和旅直属机关部队种植棉花270亩,共产棉花8500多斤,人均生产棉花2斤多,而且为陇东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开辟了资源。 王维舟还组织军民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自制纺织车细纱,织毛衣、毛线袜子、毛线手套等,增加日用品,节约部队开支,改善人民生活。 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工商公司,成立了团结纺织厂、新华制革厂、光华制药厂、贾桥化工厂、缝制厂、黎明厂、铁厂、木厂、“八一”商店及榨油坊、豆腐坊、粉坊等20多家工厂、坊公司。 王维舟率领三八五旅在陇东期间,要求部队遵守群众纪律,不采取群众一针一线,实现了军民一家。 而且他兼任地方领导,以处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先,经常让家人和部队将士节约衣食救济穷人,陇东人民群众称之为“王善人” 1942年6月10日,王维舟五十六岁生日,在晚会上,大众们以表演节目的形式发出了声音。 “说‘好人’,说‘好人’,王旅长是‘大好人’。 干什么都数不清,陇东军民皆敬! 咻,约,约,陇东军民全敬! 唱“好人”,学“好人”,王维舟是我们的好领袖 爱兵爱民忠于党,忠诚地革命! 咻,约,约,忠诚地进行革命! 《解放日报》( 1942年6月3日第二版)也发表了“庆祝王维舟同志五十六寿辰”的文章。 “王维舟同志坐在陇东,一个人坐在一面,担任留守兵团三八五旅团长、陇东地区专家、陇东特委会等,身兼党政府军三方面的重任。 那满腔的热血,无限忠诚,为保卫党中央,保卫边远地区,保卫革命后方的大西北而奋斗 1943年1月,中国共产党西北局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表彰王维舟、习仲勋等22人,毛主席高度评价王维舟在陇东地区的艰苦创业,亲笔信授予王维舟“忠实,为党是国”的奖状。 1946年2月,王维舟从陇东调走,人民群众怀着惜别之情送行,街道两旁的家家户户,按照陇东民间最盛大的礼节,在门上插上小彩旗,在门口摆上桌子,设置茶、黄酒、点心等欢送他。 前清厢生张祥麟即兴赠诗:“镇守庆阳已是九春,训练兵依法爱平民。 万方多事频繁掠夺,四方欢乐得人。 敬老贤不威胁你,侍奉公众清洁自己,怜悯贫穷。 骏歌载歌载舞,什么都不挽留,只称赞仁。 “从追求革命真理到点燃巴山烽火,从南征北战到保护陇东,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王维舟都通过“忠实,为党造国”,维持共产党员道路的忠诚和优良做法,历经岁月霜降永远不会持续。 资料来源:协议报喜欢这个复印件的人,也喜欢原来的标题。 “王维舟:一支镥头保护党中央和陕西甘宁边区”浏览原文 。

标题:热门:王维舟:一把镢头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