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04字,读完约20分钟

【编者按】“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迟早会爆发。 3月15日,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在第119期鸿儒论道进行了上述评价,当天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不均匀性、逆全球化”的演讲。 他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依靠内需 如果能比较有效地扩大内需,中国有可能进一步恢复增长,到7.5%可以讨论到8% 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以下是上海金融和法律研究院批准发行澎湃信息( thepaper )的万广华演讲全文:我在海外呆了好几年,关注中国的迅速发展,一直在中国迅速发展 关于逆全球化问题,我自己做得不多,但这是今天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紧迫的问题 昨天香港的报纸给我写了邮件,我也想谈谈现在的全球化问题 反全球化: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不能反全球化。 我看过很多来自美国的消息。 有些人认为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贸易战。 这和我个人的看法相反。 我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迟早会爆发 刚才傅院长(上海金融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说特朗普替换了他的重要政府成员,这些新成员的共同优势是他们都属于反全球化的鹰派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需要回到他选举时的承诺。 从那以后,从上台到今天,他一直抱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对美国不公平,特别是美中贸易。 我们知道他会使美国再次伟大。 我不能让美国吃亏。 事实上,全球化并没有使美国受损。 吃亏的是美国的一部分集团,正是这些集团的支持使特朗普胜利了。 所以,他的赢,他持续统治的基础,他能否连任,他选举成功,与选民阶层有关,与全球化密切相关 我知道全球化有重要的结果。 也就是说,造福中国很多人,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劳动力等发达国家的高端劳动力。 如果没有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不加入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就不会迅速发展,中国许多人的生活不能提高到今天的水平,因此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低端劳动力相对受益匪浅 这在宏观上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但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很多有资本的人通过全球化向世界各地寻求利益,转移了很多工厂,收入阶梯下的人,特别是蓝领阶层失去了工作,收入也下降了。 这样,全球化加大了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 如上所述,美国国内贫富差距登上特朗普和舞台,他将来连任很重要 所以特朗普说发动贸易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件 面对逆全球化,中国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本来我们卖给美国的东西卖不出去了,所以首先要找其他买家,这需要时间。 当然,亚洲发展很快。 而且,我们国家对亚洲的出口在整个出口中比例在增加。 这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中国正在迅速发展亚洲内部的贸易,降低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依赖 从数据来看,我国对日本的贸易依赖已经下降了很多,降低对美国的依赖需要进程 第二,我们必须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这可能是更困难的事件 第三,中国的贸易问题不仅是对美国的顺差,基本上我们国家必须增加费用 我们国家的储蓄太高了,而且储蓄比投资大,所以积累了大量的外汇。 我们的国家已经有很高的费用水平了吗? 其实不然。 在上海,你可能觉得中国人的生活变好了,但我总是对海外朋友说,你去中国的北京、上海就觉得中国发达了,有人认为上海比首尔好。 但是他们不知道中国比大海大得多 从平均水平来看,世界目前人均收入为1万美元,中国在9000美元以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提高我国费用的潜力很大 为什么我国在世界平均收入以下,相反储蓄增加,费用太少,与以下我国的不均衡和贫困等问题有关 中国经济再次加速今天我要谈谈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费用是否会上涨,我国经济是否有可能再次加速等问题。 我以前就写过中国通过出口将大量剩下的生产能力转移到海外,后期越难,2007年/2008年经济危机后几乎不可能了。 更重要的是,反全球化的浪潮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将无法依赖出口转移剩余的生产能力。 所以中国必须在国内寻找出口。 也就是说,必须增加国内的费用。 否则,无法持续增长,不能说是加快了速度。 现在先来看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趋势图(上图) 大家都很清楚。 我国初期的增长很快,但2007年以后直线下降。 去年又恢复了,但从6.7%恢复到6.9%。 关于这种直线减少的趋势,我们有必要问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这种多年来的经济下降有长期的趋势吗当然很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立场回答了这个问题。 有人说是l型,将来中国的增长不能加速。 还有人说会下降。 政府的见解进一步确定,政府早就表明在“新常态”下不会发生经济增速。 我们的观点不同,稍后用数据证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什么有可能恢复 进行这样的评价也与我们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有关。 也就是说,近年来增长直线下降的理由在哪里呢? 当然理由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进行讨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最宏观的层面,可以问这是索赔人还是供应商的问题。 在这里,政府确定是供给方的问题,提出了供给方改革方案 很遗憾,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说中国的经济下降是供给方的问题。 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上。 关于中国经济的中期前景,中国认为有可能恢复增长 更详细地阐述这一观点,可以参考林毅夫先生和在比较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为什么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加快速度的可能性?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 如上所述,中国的人均收入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中国是大国,有很多潜力可以发掘。 无论是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来看,还是从国内城乡差别来看,还是从与其他国家的要素投入差别来看,都表现出了中国成长的潜力。 这张图(上图)显示了几个国家的劳动平均gdp,是经过所谓的购买力评价调整了各国价格水平的差异 最上面的线是美国的,最下面是中国的 根据年购买力的评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大约是2万美元,与之对应的美国接近12万美元,是中国的5~6倍。 这个差距意味着中国可以追美国好几年。 其实中国追了很多年了 具体来说,我们来看看第二栏的数据(下表),其中显示了中国的劳动平均产值在美国劳动平均产值中所占的比例 在化学工业领域,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占美国的1.5%。 也就是说,美国的生产率是中国的60倍以上,向下是电子领域,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有美国的10%,也就是10倍的差距。 这些表明中国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潜力是巨大的,可以在追赶美国的路上走很长时间 第二种潜力是我国内部城乡的差异 我国城乡差异特别高,有些年份城市生活者的平均收入是农村的3倍以上,但近年来下降了 这个巨大的城乡差异也代表了潜力 在这里,我想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最新的数据显示,近3亿农村劳动力离开了农业,这种转移无疑大大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 如果这些劳动力不转移,中国经济会怎么样? 你能想象如果这近3亿劳动力现在回到农村,中国的城乡会怎么样吗? 从这两个想象中可以推测移民和城市化缩小城乡差异的意义 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城乡差异依然很高,这一高水平差异明显代表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这需要继续推进城市化来发挥 也有区域差异 我们在上海的收入高,生活水平好 但是在我们中西部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收入依然相当低 这样的地区差异代表了增长的可能性 顺便问一下,我们提到的为什么能带来成长呢? 这是基于经济学所说的收敛理论,比较贫困的地区可以追赶比较富裕的地区,这样的追求当然会带来国家的经济增长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投入要素 国内外经济学家说中国的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创新贡献比较少 但是,投入已经太高了没有必要增加吗? 这张图(下图)显示了几个国家的劳动平均资本量。 美国大概是我们的4倍左右,所以我们在资本投入方面的差距其实很大。 完全可以增加投资,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使经济进一步增长 第二个投入要素是劳动,我们面向中国、韩国和日本 这张图(下图)显示了韩国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降至20%之前的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 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为32%,下降到20%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中国还有15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潜力 这里不能提到国内经济学界。 包括媒体经常说,中国农村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了。 但是,这个注意或结论与数据不一致 除非政府数据有问题,否则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可以说是巨大的 我们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中国人口接近14亿,全国劳动人口73%左右,真正的户籍城镇化率39%左右,也就是农村户籍人口占61%的群体。 这样计算,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为6.1亿人 另外,据官方统计,我国有近2.8亿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需要5000万劳动力 从6.1亿中扣除这2.8亿和5000万,可以看出中国农村还有2.8亿剩余劳动力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40年,中国转移了2.8亿农村劳动力,还有2.8亿人需要转移 为什么说中国已经没有剩下的劳动力了! 如果我们的推算基本正确,中国通过劳动力转移获得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刚说了劳动力的数量,我们用这张图(下图)从劳动力质量的角度进行讨论,指标是中国和韩国的人均教育年限 韩国的数据显示,当人均教育水平达到10年时,gdp的增长速度下降到8%以下,而我国现在的人均教育水平是8年,到10年需要10年以上 这证明我国大体上有十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时间 最后我要谈谈城市化问题 多年来,中国一直试图把城镇化率的增加控制在每年0.8%以内,但我个人主张从年开始加快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会议上预测中国的城镇化率会以每年1%-1.2%的速度前进 据说经济学家的预测基本上是不可接受的,但从中国过去5~6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城市化的速度正好是1.2%。 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城市化达到何种程度会降低国家的经济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超过了50%,城市化提高的速度应该在下降,据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受到了影响。 但是,从韩国和日本的数据,甚至全世界的数据来看,gdp的增加等着城市化从70%达到75%。 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相当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下跌了? 迄今为止,我们从不同的立场证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中期有恢复的潜力。 那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反而下跌了呢? 这需要消除滑动的原因。 经济学界提出的原因包括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化问题、债务问题、结构不平衡问题等,这些确实是问题,但不是一天发生的,也不是2007年突然发生的,中国经济从2008年开始突然大幅旋转 例如,中国经济就像跑得很快的人一样,突然跑得很慢 要找出原因,必须明确降速节点,明确该节点发生了什么,并明确其影响。 当然,中国经济下滑的理由是2007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这件事的影响是我海外申诉的丧失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下滑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从诉求端开始 遗憾的是,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继发生,连续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冲击,并带来了叠加效应,使经济直线下降 上面的答案也是如此。 反过来想想。 如果没有2007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和紧随其后的欧洲债务危机,中国的经济增长会不会像今天这样下降呢? 我想大家都承认,这一系列外部情况带来了出口下降,影响了诉讼,而且至今还没有恢复,所以中国的经济下降了。 如果我们的看法正确,中国真的必须增加内需,而且必须相当长时间地这样做,这关系到后述的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问题。 但是如何增加内需呢? 我们不赞成采用2008/2009年这样的刺激手段,但通常的做法是减税。 但是,减税是否惠及一般民众是个问题,公司和高管有可能越来越受益 另一个方法我个人特别关注的是通过降低中国贫富差距来促进费用。 这里的道理很简单。 中国有很多有钱人,但他们不花钱。 因为费用很高。 但是我们国内有很多穷人,他们迫切地想花钱,但没有钱。 这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中国高贫富差距的问题 首先来看看富裕阶层的状况 虽然该表没有最新的数据(上表),但每年我国人均拥有1千万以上资产的家庭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人。 我认为这个数字大大低估了富人的体积 下表显示中国人均资产超过1亿的家庭数达到了6万人以上。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穷人也很多 根据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我国有数亿人在贫困中挣扎 看看收入阶层在全国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官方数据显示,1%的最富裕人口获得了全国收入的6%,这相当于23%的低位人口的收入 也就是说,我国1%最富有的人和1/4最贫穷的人口一样 同样,我国最富有人口的5%所得的收入与下面50%的人所得的收入相等 这些表明中国贫富差距的问题如此严重。 上面看着收入楼梯的两端。 更规范的方法是计算基尼系数。 这张图(下图)的最上面的线是我国的基尼系数 可以看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在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从19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上升,一直下降到近年来 中间的线是农村内部的不均匀状况,最下面是城市的不均匀状况 特别感兴趣的是,其他国家的城市不均等比农村不均等大,而我国则相反 这和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有关。 平均主义其实只是中国的城市,因为中国的农村不能在生产队之外平均分配。 顺便说一下,78年前观察到了中国基尼系数的下降,最近开始了这方面的分解,中国的严重分配问题是财产不均等,而且财产不均等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 我也在做财产不均的研究 地区不均匀的状况我的个体比较多,有与全国家庭间不均匀的状况基本相同的倾向 那么,这样急剧上升的不均等会带来那些结果吗? 第一,引起犯罪 关于贫富差距和犯罪的关系,最近10多年在海外有很多研究成果,我自己也使用中国的数据验证了不均等对犯罪的影响 第二,不均等对健康特别是精神状况有负面影响 第三,不均等不会给贫困儿童良好的教育,严重阻碍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四,也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问题,受到不均匀的影响 在外部诉求下降、中期不太容易改善的情况下,不着力改善收入分配以应对申诉方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令人担心 中国贫富差距上升的原因,中国贫富差距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诺奖获得者库兹尼茨提出的理论,成长在所有人、所有领域、所有地区都足够,不是可以牵引的机会。 没有成长的机会就很少,所以成长时期经常不均匀 但是,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富裕了,增长会减速,带来不平衡的下降,另一方面,政府有通过财政转移降低贫富差距的能力。 这是所谓的不均匀倒u字形曲线 导致中国不平衡上升的第二个原因是政府直接给予大型国有公司间接补贴,也有对垄断的保护,这是牺牲了与其他公司的领域利益,加大了贫富差距。 这里必须提到财政转移的问题。 对历史上许多国家来说,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是掠夺贫富,但我国非常特殊,财政转移一直不均匀,直到近年来可能偏向穷人,但我们最近进行的研究还看到了政府补贴惠及穷人的迹象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中国不均匀上升的最重要原因是城市的偏向 据说我国是古今中外少见的政体,长期歧视具有农村户口的亲生子女。 其实这种歧视不仅在道义上说不出来,在经济学上也没有道理 当然中央政府多年的一号文件是关于农村迅速发展的,处理“三农”问题也说了很多年,最终要从数据中看到结果 现在看到的是中国的贫困状况图,上面是农村的贫困发生率,下面是城市的贫困发生率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年中国城市基本上没有贫困,农村居民中每5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极度贫困线以下 城市偏向的另一证据特别是城乡收入比高,有些省市达到了5 中国城乡收入比显示出与基尼系数表示的贫富差距相同的趋势 简单分解中国的不均等吧 全国不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城乡内部不均,剩下的是农村和城市的区别 城乡差距在中国整体不平等中所占的比例 该比除少数年份外为50%左右,大部分年份为60%-70%,而且近20年来中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是由城乡差异引起的,与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不均匀等没有本质关系。 如何减少贫富差距? 一般的想法依赖于二次分配和财政转移,但我个人一直强调这是快速发展中国家不可能的 以中国为例,中国不是穷国,但能用财政手段处理分配问题吗? 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每十个个体中有四个城市生活的人是六个农村生活的人,城市平均收入相对较高,但不富裕,农村生活的人需要帮助 但是四个不富裕的人怎么救六个穷人呢? 因此,通过财政手段迅速发展中国家处理不均匀的问题是不可行的 对我国来说,政府的收入全部加起来大约是gdp的25%-30%,首先费用是养活政府,下面是国防、外交、卫生、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你可以用多少来夺取财富拯救贫困? 所以,我一直主张通过最初的分配来处理迅速发展中国家的不均衡等问题,但在中国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即无条件地推进市民化。 我们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市民化实现之前,盲目进行财政转移可能会带来贫富差距的缩小,但不会带来中国的控诉增加,反而会降低国内的总控诉,进而增加受害 走向全球化浪潮的新理由是最后提出全球化的问题。 现在东欧向右非常前进,西欧也开始向右转弯,亚洲也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根据研究,从年左右开始,亚洲地区一体化的趋势从年左右开始下降 为什么会有全球化的浪潮? 这里的原因可能与宗教、文化差异等有关,但最终会成为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以贸易、资金和人员流动为特征的全球化是否带来了收益。 经济学家经常说分工、贸易是好事,至少在全球总水平上是好事 接下来问第二个问题。 全球化使各国所有人都受益了吗? 其实特朗普上台,与英国脱欧、民族主义盛行等这个极其重要的第二个问题密切相关 即使经济学家说得对,全球化也带来了利益,哪个国家、哪个集团的人受益了? 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经济学研究不多 我认为反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收益分配有问题 美国蓝领认为没有收益受害,选择了打牌当舞台 英国和欧洲的全球化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简要报告全球化和不平等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劳动占有率与全球化的关系 把一个国家分为资本家和劳动人民,劳动占有率是劳动人民分为gdp的份额 你可以看到这个占有率从197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在下降。 世界就是这样,迅速发展的中国和发达国家也一样。 中国的情况比其他国家更糟 与劳动占有率下降的趋势相反,代表全球化的两个主要指标贸易和fdi占有率迅速上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都在发展 全球化与以劳动占比为代表的收入分配不均衡等呈负相关 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外面更严格的模型分析中也成立 其次,让我们看看我们国家的数据中贸易和fdi对地区差异的贡献 结果表明,全球化的贡献相当显着,有所增加 贸易和外资相加,全球化对中国贫富差异的贡献率将达到20%以上 根据亚洲数据观察结果,净出口有助于早期减少不均等,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洲不均等开始增加 数据观察表明,中国和亚洲都受益于全球化,而全球化带来了中国乃至亚洲收入分配的恶化 全球化这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效果决定了中美之间的摩擦 重要的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机构的安排,以便在国家之间二次分配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第一,中国有可能进一步恢复增长,到7.5%可以讨论到8% 但是恢复增长的关键是内需,我们不能再依赖外需 其次,我们必须长期努力扭转全球化的趋势。 这与全球收入分配问题密切相关。 所以,即使是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尽快考虑该国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 第三,中国的内需受贫富差距的影响很大 不处理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内需就不能大幅度提高 这要求无条件地尽快推进包括巨大特大城市在内的市民化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万广华:中国有潜力恢复增长,但先要缩小贫富差距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