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25字,读完约13分钟

苏州博物馆展出的“大邦之梦——吴越滇玉器青瓷特展”,原始瓷器部分的展品分为“拟铜礼器”、“拟铜乐器”、“生活用品”三大类。 在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到吴越原始瓷器的同时青铜礼器、乐器的模仿,还可以从生活器物中发现吴越当时的生活质量。 那时,吴越地区出现了一个用于原始瓷窑和熏香的原始瓷瓶。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吴越原始瓷器在商代、西周和春秋各个时期的原始瓷器的迅速发展,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吴越之所以能生产原始瓷器,一方面和这里盛产瓷器原料有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吴越对楚,国立不算强,铜产量也很少。 另外,葬礼观念的转变也是生产原始瓷器的重要因素之一。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此前表示,“瓷器的产生最早出现在环太湖流域,特别是浙江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瓷器这个门类还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春秋时代的原始瓷器与西周原始瓷器相比,质量有了提高。 特别是春秋末期,江、浙一带吴越的原始瓷成形技术,由泥条盘的砌筑法改为轮制,因此器型规整,胎壁变薄,厚度均匀。 器型有铆接、深腹圆鼓、平底罐、铆接、偏平腹、平底精加工、铆接、浅腹圆鼓、平底盂兰盆、大开放平底碗、器盖等。 衣服质地多呈灰白色,有黄白色和紫褐色一点。 分为釉青色、黄绿色、灰绿色。 器表釉下纹饰,主要为大方眼纹和针织物纹。 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时代的原始瓷器很少被发现,看到的也只有釉下带格子图案的铆接、深腹圆鼓平底罐。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当时,吴越地区受中原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强烈影响,形成了以吴越原始瓷器、滇地玉器陶器为主的礼器制度。 原始瓷器礼器主要有鼎、簋、皿、晅、鉴、壶、精加工等。 春秋初期原始瓷器礼器大量出现,成熟至晚期。

原始瓷器与同时期的印纹硬陶器相比,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其表面呈现出光泽的釉色,闪闪发光,观赏性高。 成为当时人们用作罐、碗、盘、杯、盘、杯、勺等日常器皿的主要选择。 葬礼是生前礼制思想的延伸,是人类光荣成果的说明。 春秋时期,吴越地区形成了原始瓷器装饰、兵器、道具等特有的埋葬器,一切仿照铜器、玉器,礼乐信仰来世。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兽面鼎

原始瓷兽面鼎战国中期通高19.4厘米,口径168厘米,腹深8.4厘米

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蔡家峪小家山m17器物坑出土,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直口、角唇、上腹直壁、下腹弧收缩、平底、三低蹄足。 器腹部带有对称双耳,耳上部外折,中部有纵长方形孔。 兽面稍有残留,兽面相反侧的外腹壁上粘着小兽。 灰轮胎,火候高,器体环成形,兽面双耳三足均为手工制作,后与器体相接,器耳三足器体相接处可见明显黏痕。 外底有直径约7.0厘米的圆形垫子上的痕迹。 器腹部装饰着宽幅的凸弦纹,以凸弦纹为界将器体外壁上下分为两部分。 整个器皿除垫子上有痕迹外,其余部分均涂蓝黄色釉,釉层薄,胎釉结合,有凝固釉现象,凝固釉处颜色为蓝色。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兽面鼎

原始瓷兽面鼎战国通高14.6厘米,口径13.4厘米,腹深5.1厘米

1989年5月出土于浙江省绍兴县兰亭镇张家葑乱竹山,收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鼎直口,平折向外,浅直腹,平底,三兽蹄形脚。 沿着港口放置高耸的兽首,双眼睁得圆圆的,额头上做了冠状纹饰。 另一边的端口上野兽排在下面。 另一边的嘴沿着下面设置的长方形的耳垂是一对,耳垂的上端在外面蜿蜒。 腹部装饰着双重的凹弦纹。 这个器皿外壳很薄,整体上釉,釉色青黄。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立耳钵形鼎

原始瓷立耳盆形鼎战国中期通高19.2厘米,口径18.4厘米,腹深9.0厘米

年浙江省绍兴市何桥区平水镇蔡家番小家山m17器物坑出土,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直口微收敛、仰折缘、角质层、立耳、上直腹、下腹弧收缩、平底。 三脚,脚有点往外撤。 灰白胎、火候高的器体轮成型,器壁可见环旋肌,三足手制,足上端可见与器体相接的泥痕。 器中,外墙和三足充满蓝黄色釉,釉层薄,有点状凝固釉现象,胎釉结合。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灰陶鼎

湖北省江陵县马山砖厂m1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泥质灰陶。 盖上隆起,装饰两周的凸弦纹,系上三兽按钮,系上顶饰桥形按钮。 拢嘴,方形耳朵直,深腹直,中部点缀一周肋,圆底,蹄腿直,上部点缀兽面纹。 在腹底、脚掌上涂上黑彩。

原始瓷器的豆子

原始瓷豆战国高115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9.5厘米

1995年出土于浙江省绍兴县福全镇洪家墩村猪头山,被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收藏。

圆唇,直口,浅弧壁,短柄,喇叭轮足。 以及在环足上装饰凹弦纹几个星期。 内外涂蓝黄色薄釉,釉层不均匀,局部剥落。

原始瓷的兽首真

原始瓷兽最初战国末期的高度为18.8厘米,底径为112厘米,孔径约为2厘米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山d15m8出土,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藏。

器圆桶形,上部成形兽首,耳鼻眼等五官和胡子清晰可见肩膀滑动的斜直壁,平底体装饰五组凹弦纹,每组两周,间为水纹,从最后一组凹弦纹装饰壶底不规则曲折纹,蓝黄釉基本脱落。

原始瓷的兽首真

原始瓷兽最初战国末期的高度为18.8厘米,底径为112厘米,孔径约为2厘米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山d15m8出土,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藏。

器圆桶形,上部成形兽首,耳鼻眼等五官和胡子清晰可见肩膀滑动的斜直壁,平底体装饰五组凹弦纹,每组两周,间为水纹,从最后一组凹弦纹装饰壶底不规则曲折纹,蓝黄釉基本脱落。

原始瓷罐

原始瓷罐战国通高24.2厘米,长径46.3厘米短径36.6厘米,底径23厘米

2005年浙江省绍兴县陶堰镇亭山村眠狗山出土,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

斜口外退,颈部收缩,鼓腹斜收,平底微内凹,三蹄形低足。 在上腹两侧对称放置一对半环状耳朵,在另一侧对称贴一对蝎子。 蜥蜴的嘴闭着嘴,前爪沿着嘴,伸到后爪和尾巴外面紧贴上腹,爬在罐子里,形状生动。 在口缘、上腹部、蜥蜴的全身,戳上由“c”形纹或两组反向的“c”形纹构成的“s”形纹。 内外涂蓝黄色釉,釉层薄。 部分变形,口呈椭圆形。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器( 2个)

原始瓷器( 2枚)春秋高20厘米,口径15厘米,腹径27.4厘米

江苏省苏州市葑门葑红大队出土,苏州博物馆收藏。

直嘴,滑肩膀,鼓起肚子。 平底、肩饰两对称铺颈元环,整器体型大,形状规整。 用梳子齿绕肩膀和上腹部一周。 器表面涂蓝黄色釉,胎釉结合良好,釉色均匀。

原始瓷壶

原始瓷壶战国高35.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4.3厘米

2002年浙江省绍兴县滴清镇小步村瓦容山出土,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

盖了余烬。 是个子母口,粗脖子高,滑肩膀,上腹圆,下腹突然缩,平底稍凹。 上腹等距安三半圆环形耳,首饰凹弦纹两周,肩、半山腰、下腹部各饰云雷纹宽带1组。 外面涂上蓝黄色的薄釉,凝结成釉斑点,釉玻璃光感好。

彩色菱形图案的陶器

菱形纹陶战国高31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3厘米

湖北省江陵县马山砖厂m1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泥质灰褐色陶。 有,盖子隆起,边缘上有三兽的扣子。 开放,束紧脖子,滑肩膀,鼓腹铺颈龙环,园底、高圈脚外藏面几何云凤纹,颈、腹、圈足彩画菱形纹,肩膀装饰虻龙纹。

原始瓷器的盘子

原始瓷盘战国高7.9厘米,口径28.9厘米,底径225厘米

1995年出土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上灶村,收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直口,浅弧腹,圆足外撤退。 从口到上腹部戴耳朵。 耳朵和外墙装饰变体云雷纹。 胎质变黄。 全身涂上青褐色釉,釉瓷颜色斑驳。

原始瓷锣

原始瓷锣战国最大的高度是40厘米,长133厘米,銎径13.9厘米。 最小高度24.2厘米,銎径2x79厘米,长8.5厘米

2000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大陆顾家埠村石马斗西陕大塘出土,杭州市余杭博物馆被藏。

7分一套。 嘴呈弧形,器体横截面呈椭圆形,逐渐向柄部缩回。 柄部横截面呈长方形,分为两级,向顶部逐渐缩进。 在器柄底部装饰云雷纹,在器身装饰两周的云雷纹,下方将云雷纹埋在一周的三角形中。 上黄色的青釉。

原始瓷锣

原始瓷锣战国初期中期余额30厘米,舞修11.2厘米,舞广8.4厘米。

2007年浙江省德清县亭子桥窑场所出土,德清县博物馆藏。

于部残 平舞、弧于、合瓦形器身。 柄的截面呈长方形,与舞蹈的分界线上有角台。 舞部和插柄方台装饰着云雷纹,器体附近的舞部装饰着云雷纹和单线三角形,三角纹中嵌入了云雷纹。 灰白色的轮胎。 内外上釉,釉色青黄,有铝土矿感。 舞蹈部有明显的支烧痕迹,插柄珐琅的光感不好,柄尖活烧。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器的镈

原始瓷镈战国高15.3厘米,口径13厘米高160厘米,口径14.7厘米高15.3厘米,口径13厘米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石塘工农砖厂出土,由杭州博物馆收藏。

器椭圆形、平舞、平于、顶部有半球形的环形按钮。 在瓶身外壁上印有香蕉叶纹的4组,呈方形分布。 镈是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礼仪乐器,是大型的单一打击乐器。 在筵席和祭祀的时候,经常和编钟编磬一起使用。 书是青铜做的,演奏时悬挂敲击。 原始瓷镈是模仿青铜镈陪葬的明器,多出土于江苏、浙江境内战国时期高水平墓葬中,与江南地区流行的钩、镬于等乐器共同出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礼乐制度与越文化的交流。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甬钟

原始瓷甬表于1990年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石塘工农砖厂出土,被杭州博物馆收藏。

是模仿青铜甬表烧制的,与瓦的形状一致,在甬内空、平衡上有圆孔。 在甬部的上下刻两组香蕉叶纹。

甬钟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18个、9个组成一组。 表面可见上釉痕迹,釉层脱落。

原始瓷器镬于

原始瓷镬于战国早期通高4厘米,盘径19.6厘米,组高2.8厘米,径22.8厘米

出土于浙江省长兴县雉町五峰鼻山,收藏于长兴县博物馆。

顶呈浅盘状,鼓起肩膀,直简形深腹,平坦。 上面有一个半圆形的按钮,按钮旁边有一个小圆孔。 在顶和器体上刻上“s形纹”和“c”形纹。 内外都涂上黄绿色的釉药,釉药滋润。 灰白色的轮胎。

原始瓷钲

原始瓷钲战国初期高18厘米,舞修9厘米,舞广9厘米,生铁间12厘米,柄长7.2厘米

出土于浙江省长兴县雉町五峰鼻山,收藏于长兴县博物馆。

剩下本体的大部分。 器皿呈瓦状。 平舞、平于、圆柄、柄端为圆环。 舞蹈部为弧形四分,内部装饰被盖印的“c”形纹。

钲部在附近的舞蹈所装饰了两周的凹弦纹,内有图章的“c”形纹,弦纹以上刻有双线三角纹,三角纹内装饰着理发的“c”形纹的灰色胎内,内外都上釉,釉呈蓝黄色。

原始瓷鼓座

原始瓷鼓座战国早中期通高32厘米,底径51厘米

2009年浙江省德清县弯头山密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座身呈大型轮足状,弧顶、周边直折,中空,底部敞开,顶部中心有长条管状插入孔,座身周围有等距离分布的4个大型垫头龙环,每个垫头的右下侧有圆形冲孔 是灰白色的轮胎,壁厚约2厘米。 给外墙通体上釉,釉层均匀明亮。 在插管和座位附近底部拍下云雷纹,弧顶被4根粗凸弦纹分成内外5层区域,座位周围布满蟠纹,有浮雕感。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瓶

原始瓷罐战国中期高29.6厘米,口径17.6厘米,底径19.4厘米,腹径40厘米

年出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蔡家四小家山战国墓,收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直口、角唇、宽肩、鼓腹、平底微内凹。 轮作型。 肩膀上有对称分布的四个垫子。 器皿表面素色烧制温度高,胎内呈灰白色。 挂蓝黄色釉,局部无釉处呈紫褐色,可能是人工施的陶衣。 的胎釉结合,为点状凝固釉,局部有流釉现象,腹部胎釉结合差,局部严重剥离。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瓶

原始瓷罐战国高18.6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13.6厘米,腹径27.6厘米

招募的地方是德清县博物馆藏。

直口、角唇、鼓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平底。 肩膀半环状耳各对称放置,耳内龙环。 灰色轮胎,上青色釉。 肩膀和上腹部各自装饰宽度不同的直条纹绕了一周。

原始瓷双系水波涡流纹罐

原始瓷双系水波漩涡纹罐战国高15.3厘米,口径12.4厘米,腹径18.7厘米

江苏省苏州市娄葑公社团结大队天宝墩出土,苏州博物馆藏。

直口微奢,斜肩,鼓腹渐收,平底。 在肩膀上设置对称双系。 脖子用水波纹装饰一周,器体用漩涡纹装饰,用织带纹系。 器表面涂蓝黄色釉,胎釉结合良好,釉色均匀。

原始瓷器的镂空瓶

原始瓷镂长颈瓶战国早中期高46.4厘米,口径11.2厘米,底径19.2厘米

2007年浙江省德清县武康亭子桥密所在地出土,德清县博物馆藏。

嘴又细又敌人,嘴下面厚一圈,看起来像碗口,细长的脖子,滑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平底。 肩膀和上腹部有上下交叉分布的细长三角形的镂空孔。 靠近颈部入口的一侧有叶脉的条纹,颈部下部和两个排气孔之间和上下侧装饰有凸弦的条纹。 蓝灰色轮胎,整个器表上釉,釉层薄,釉色青镴。

“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原始瓷勺

原始瓷勺战国长21厘米,宽7.8厘米,厚3厘米

从江苏省苏州市横山1号战国墓出土,被苏州博物馆收藏。

长柄,一端为圆形槽,呈勺状,一端尖。

(图像文字大部分由苏州博物馆提供)

标题:“吴越原始瓷:既有大国之梦,又重生活品质”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