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61字,读完约10分钟

■朱同赵启斌

潘达是原名丁达于,1906年出生,父亲晚清县令,1923年18岁时与潘承镜为妻,她的姐姐丁谢柔与潘博山(承厚)结婚,姐妹俩都成为潘家媳妇。 潘达结婚三个月,丈夫潘承镜去世。 潘达作为嗣的祖父潘祖荫、祖父潘祖年的孙媳妇,继承了潘氏家族第一的潘祖荫、潘祖年兄弟的收藏。 她捐赠的著名大克鼎、大盂鼎等多件青铜器,宋、元、明、清书画、古籍等藏品主要来自潘祖荫、潘祖年兄弟的收藏。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收藏旧家潘氏家

潘氏家族的文物收藏,根据干隆时期的潘冠计算,潘达到达这一代为止,一共持续了近200年的收藏积累时间,经过六七代人的努力,达到了这样的规模。 据记载,潘冠曾经竞选布政司理,在他有生之年,潘家逐渐开始进入家族文化快速发展的旺盛时期,他的儿子潘奕隽、潘奕藻相继报考了中进士。 在京都分别担任户部主事和刑部郎中。 潘奕隽兄弟在两人辞职后,回家学习,在优游林下进行文物典籍的收藏和研究。 潘奕隈的“三松堂”藏书收藏历代典籍数万卷,与大藏书家黄灿烈、袁寿阶齐名,其收藏仅黄灿烈学校跋的珍贵典籍就达100多种。 潘奕隈的《三松堂》藏书中,孙子潘遵祁(香雪草堂藏书)、潘希甫(倍频第三子潘介志《渊古楼》、《桐西书屋》)各有数万卷,陆续新增。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冠幼子潘奕基一系也在数代致力于收藏历代文物典籍,是潘氏家族收藏中最好的。 该系不遗余力地收藏历代古籍、青铜器、书画,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在潘氏家族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达到了潘氏接受的收藏品,即这个祖传的收藏。 潘奕基之子潘世恩,是干隆57年冠军,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潘世恩诗文、书法、着作,都有相当造诣,他的长子潘曾潘好藏书、几栋。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祖荫是我国著名的收藏家、刻书家、金石文案学者,收藏金石图书财富,置甲方于天下,许多重要文物典籍在他手里成为潘氏家藏之物。 收藏的宋元珍本古籍也多达58部,是我国近代最有名的藏书家之一。 西周史赞鼎、大克鼎、大盂鼎等也来自他的收藏,潘祖荫在收藏青铜器、古籍、金石书画的活动中,将潘家的文物典藏推进到历史高峰,潘家终于成为晚清一二百年来收藏历代典籍文物最著名的文化家族之一。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氏家族在潘达到这一代后,继续处于收藏高峰期。 潘祖荫、潘祖年的收藏,很多都是因为潘达的继承而留下来的。 抗战爆发前,为了避免战祸,她拍摄了380张家藏青铜器,以备不测,如果原物不保存,可以为后世保留基本的原始收藏资料。 抗战时期,潘达选择安全秘密保管家藏金石、书画、古籍,她将大盂鼎、大克鼎等重要物品埋在地下,装宋、元、明、清书画等30多箱秘密藏在不知名的邻居空之间。 躲避战乱,终于留下了这些东西。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由于战争、社会动荡、家庭成员因各种原因出售等各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潘家的文物收藏在收藏之初,和其他收藏家一样,经历了重新分散的局面,断断续续、集散的过程

乱战患者多次散佗

潘奕隈的“三松堂”藏书,交给潘遵祁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全部消失,以后被收藏,但散佗的速度更快,与“三松堂”遗留的数百部古籍于1934年最后全部出售。 潘奕隽交给潘希甫的藏品,也纷纷散佗,到光绪那年为止卖给了子孙空。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世恩的四男潘曾沂收藏了很多藏书,书上盖了藏书楼,将收藏的典籍录用为吴中学子,咸丰9年遭遇火,积累了一辈子,打算付一个火炬。

潘祖颐的藏品,从他在世的时候开始,收藏的趣味性锐减而散佗,最终以4000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收藏,与翰文斋书随意出售,结束了个人的收藏活动。

潘祖荫的收藏在他妻子去世前,在北京的公寓被偷得七零八落,损失相当大。 以后潘祖荫收藏的南宋版《竹友集》全部被有名的藏书家孙伯渊收藏,孙氏1980年又捐赠给了上博馆。 可见潘祖荫的藏品交给潘达时,已经有很多藏品被散尽。 潘达于继承之首是潘祖荫、潘祖年多年的收藏,她严格遵守祖训,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妥善保留了祖先进入的文物典籍,但由于被盗、战争,其收藏损失散佗也相当严重,例如她在抗战前被盗未被运出青铜器 抗战期间,日军曾到潘家搜索、抢劫7次,潘家收藏损失严重,可想而知。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剩余的也不多,幸运的是留下了很多家族收藏的精华,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由于战争、社会动荡的原因,潘祖荫、潘祖年兄弟的收藏大量散佗,是世谊、亲姻之间的索取、馈赠等,也是不断散佗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著名收藏家、画家吴湖帆收藏的重要文物,如欧阳询的“化度寺塔铭”

19-20世纪上半叶,是潘氏家族收藏活动活跃的时期,潘家收藏的典籍文物,经过100多年的兵火战乱,一点点的藏品永远消失在人类身上,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潘家也缺乏文化典籍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雄厚财力 潘氏家族收藏文物典籍的境遇是中国近1200年文物典籍所面临命运的缩影。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新中国后多次捐赠国藏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的社会条件的变化,多所私家收藏的历代文物典籍不再归个人所有,多以捐赠、募集的方式为国家所有,成为国家专门文化机构、收藏机构。 从1951年开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潘氏家族经过多次文物捐赠活动,潘家大部分收藏的文物典籍最后都转化为国家所有的重要藏品。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20世纪50年代初,潘家开始大量分割捐赠古籍、青铜器、书画、工艺品等家族收藏的文物。 像潘郑一样,他在上海文物管委会主任徐森玉的鼓励下,将经过劫后留下的大量剩余珍贵古籍捐赠给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今上海图书馆),包括六朝、隋唐墓志、六朝造像、宋辽金元经栋以及汉砖、唐代残石、唐代井拓片。 潘山的夫人丁燆柔将家藏青铜器、书画等文物典籍捐赠给上博馆、南京博物院等机构,西周恭王时的师忽方彝、春秋鲁国的鲁伯鸟鬲,都是潘博山的重要收藏,丁燔柔最终也将他们捐赠给了上博馆,成为上博馆重要的青铜器。 丁燮柔曾与妹妹潘达一起将家藏明清书画捐赠给国家收藏机构,1959年与丁燮柔一起捐赠给南京博物院明清书画161件。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达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向国家捐赠封印文物,她的捐赠是潘氏家族捐赠中最受赞赏的。 1951年7月,潘达致函华东军委文化部,要求将大克鼎、大盂鼎捐赠给国家,华东军委文化部接受她的捐赠要求,大克鼎、大盆鼎捐赠给政府收藏。 大克鼎现在留在上博馆,成为上博馆镇馆之宝,大盂鼎被提升到中央,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此后,潘达陆续捐赠了多件藏品,包括1956年捐赠的99件书画、1957年捐赠的150件书画等。 上博馆收藏的沈周《西湖名胜帐》、弘仁《山水卷》、镍元璐《山水花卉帐》等都是潘达于的捐赠。 新中国成立后,潘达将自己珍藏的祖传文物典籍全部捐赠给国家,终于为它们找到了最终妥善的归宿。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明人肖像相册》留下了中年徐渭的形象

潘达在对国家的历史性捐赠中,南京博物院也接纳潘达为众多祖传文物收藏,1959年(与丁谢柔一起捐赠),1961年两次捐赠达到163件。 潘达于捐赠的南京博物院藏品主要包括书法、绘画、木刻古籍及美术工艺品等,其中捐赠的明清书画藏品最为重要。 着名作品有明无款《明人肖像相册》、明恽向《山水帐》(第11页)、清胡渊《吴中七老图》手卷、吴昌硕《菊花》及吴云、着名画家瑛宝等作品等。 这些绘画收藏,尤以明无项“明人肖像相册”最为珍贵。 这12幅肖像画作品是明后期人物画、肖像画的重要代表,在中国人物画史、肖像画史上有重要地位。 这本图画书描绘了明代的12位政府官员、代码高级化的图标,着名书画鉴赏家、《六砚斋日记》、《味水轩日记》、《竹懒画媵》的作者李日华、大写意花鸟画的重要创始人徐渭也在其中,堪称书中留下了阴影,后人中年徐渭。 这部作品是为民间画工创作的,虽然不知道画家的名字,但从这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杰出艺术才能,令人惊叹于明代后期在人物画、肖像画行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达捐赠给南京博物院的清代画家胡淦创作的《吴中七老图》,也是可以观察到的藏品。 这是一幅集体肖像,描绘了举行戏码高级化文士游宴、文事绘画活动的情况,画面上描绘了清代晚期活动在苏州的著名戏码高级化、文士方铠甲、李鸿系、曾魏、沈秉成、吴云、顾云彬、钝舫等形象,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了苏州当时的社会状况,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达捐赠给南京博物院的明清书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清代着名书法家的作品,如刘庸、翁方刚、梁同书、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等。 第二类是与潘世恩、潘祖荫等有世谊或有从属关系的单点代码高级官员的作品,如曾国藩、李鸿系、李文田、吴大46; 等书法作品,都在名单上。 第三类是潘氏家族的书法收藏,在捐赠品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如潘奕隈、潘世恩、潘世荣、潘祖荫、潘曾莹、潘祖闰等家族几代书法作品等。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潘氏家的文物典藏历经磨难后确实很艰难,不仅要避免历史的战祸,逃避政府实力派人物的恐吓掠夺,还要拒绝西方人不惜一切手段的强行购买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但是,这些收藏终于成为了国家 不能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潘达在近三、四十年的时间里,精心保护、收藏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并将它们妥善捐赠给国家永久收藏保留。 潘达凭借自己的行动,当时确实发挥了专职文博员应尽的作用,捍卫了典藏、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潘达于留下的,不仅是流传至今的“国宝”,还留下了永恒的文化关怀。 当人们在明亮的博物馆静静看着藏品时,会想起与这些藏品相关的世代死去的文化老人,以及为了保护、收藏、研究这些藏品而付出一切的世代死亡的文化老人吗? 历史上所有器物都是灵性的存在,在博物馆里静静散发的浓厚芳香,还残留着守护继承者的内心呼吸和声音的笑容。

“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资料来源:美术报(杭州)

标题:“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数次捐赠国藏”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