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21字,读完约19分钟

潘良是民国时期较早走出国门学习绘画的前辈艺术家,曾留学法国和意大利,长年在欧美旅行。 1928年学成回国后马上投身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美专)西画系和中央大学艺术科西画组执教多年,将西方正统的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引进国内,培养了优秀的艺术家。 1937年她再次回到法国精研绘画,多次在法、比等国获得奖励。 她创作勤奋,大胆尝试和借鉴各种艺术门类,成果突出,一生实践《中西于一冶》( 1937年陈独秀为潘玉良题字),孤独身在异国,几乎有一个身体探索中西结合的道路。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潘良于1937年至1977年去世,40年来大多数居住在巴黎,与国内艺术界的交流基本中断。 直到1980年,包括她和期间在内的许多艺术家都很少提及潘玉良,直到安徽作家石楠《画魂——潘玉良传》的出版,才让我重新认识了女画家“潘玉良”。 但是,她的传奇人生经历完全埋没了她在小说、杂志、广播、戏剧、电视、电影中所演绎的历史真相。 她早年不幸的人生遭遇和后来取得的艺术成就之间的巨大反差,吸引了太多的目光,真实的艺术成果在各种幻想故事和人为夸张的推进中渐行渐远,无法讨论真伪。 作为潘良艺术研究的一部分,关于姓名的考证是探索她的艺术活动和创作时代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研究。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1988年出版的《潘玉良美术作品选》中刊登了潘玉良孙女婿徐永升撰写的《潘玉良年表》。 这是国内首次公开发表的潘氏年表,在之后的20年中被广泛引用。 年表中写道:“一八九五年,潘玉良本名陈秀清,6月14日出生,江苏扬州人。 把名字改为张玉良。 一九三年,潘赞化和伉俣,改姓潘”。 但是,笔者对这种说法抱有很多疑问。 例如,“本名陈秀清”的事实根据来自哪里? “陈秀清”为什么改为“张玉良”? 她的姓是“陈”还是“张”? “潘玉良”和“张玉良”是她的名字的正确表达吗?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最后的“潘张玉良”

正如许多精彩故事的结尾一样,在1984年发回的众多潘玉良遗物中,笔记引起了笔者的观察。 潘良生前仔细保存着潘氏在安徽桐城老家的子孙寄来的家信。 这个便条放在这一叠信上面。 便条上写着:“这是我家的信。 如果我将来在国外去世的话,我想请朋友把这些信寄给孙子潘忠玉,作为纪念。 (地址:略)。 潘玉良拜托了。 潘忠玉是潘赞化和元配夫人方生下的唯一儿子潘牟的儿子,即潘赞化的嫡孙。 按照以前流传下来的继承顺序,潘忠玉是潘家嫡流继承人。 从备忘录的复印件来看,我觉得写的时间应该是潘玉良去世前不久。 她自己觉得时间不多,充满家乡的心思,想在后面让朋友把这些信寄给潘家园的子孙。 这是一个明显的遗嘱用语,给人一种非常正式庄严的感觉,可以看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 因此,《潘张玉良》的签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个签名从来不是在笔名或绘画上签名的。 那一定是潘玉良对自己的名字最正式、最认真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潘张玉良”是她自己同意的自己真实的名字。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从中国古代延续数千年的“妻从夫姓”以前就流传下来了,近代以后也发展为“妻冠夫姓”。 即,在女性未婚前的名字前冠以夫姓,以女性“刘王氏”、“刘”为夫姓,“王”为女性出嫁前的本姓。 一九二九年五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的《民法》第四编第三节第一千条规定:“妻子以其本姓冠以丈夫姓。 ”。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相反,我们分解“潘张玉良”这个名字,是民国社会已婚女性名字“妻冠夫姓”的典型用法,“潘”是丈夫潘赞化的姓,后面的“张”是潘玉良的本姓,也就是她未婚前的本姓是“张”、“张张” 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证据知道她的“张”姓是她父亲的姓,还是父母死后改姓“张”,但至少“张”是她自己同意的本姓。 根据“名从主人”的大致情况,我们必须尊重和同意本人的选择,认定潘玉良本姓“张”,其婚前真名可以推断为“张玉良”。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潘世秀》是《潘玉良》

潘玉良曾就读于上海美专,《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九二零学年第一学期至一九二二学年第一学期西洋画科学生学籍簿》(简称《学籍簿》,图3 )中有学生“潘世秀”的学籍簿,复印件如下。

姓名:潘世秀籍贯:安徽

地址:上海法界霞飞路渔阳里十八号

入学年月日:(民国) 9年9月(公元1920年9月,笔者注)

退学年月日:(民国) 10年7月(公元1921年7月,笔者注)

监护人:姓名:潘赞化职业:学关系:丈夫

担保人:姓名:洪野职业:本校教师关系:师

潘赞化( 1885—1959 ),原名世璧、字瓒华,后改为颂化,安徽省桐城县潘家楼人,1912年担任芜湖海关总监(正关道),后被免职移居上海,与潘玉良结婚。

洪野( 1886—1932 ),字禹仇,安徽歙县人,行伍出身,“天马会”会员。 从1917年到1922年,他曾两次在上海美专任教。 担任神州女校美术科主任、上海艺术大学专业部美术科主任,学习西洋画、色彩画、透视学等课程,其学生有潘玉良、唐蕙玉等。 潘良说:“幼教过新洪野老师的门。”洪野是她的美术启蒙老师。 根据现有上海美专人员会议资料,洪野于1920年3月被上海美专聘为教师,至少在上海美专任教至1922年3月,1920年9月潘世秀入学时在上海美专任教。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潘玉良的丈夫潘赞化和老师洪野这一基本事实可以认定,《学籍簿》中的“潘世秀”是后来成名的“潘玉良”,“潘世秀”和“潘玉良”是同一个个体。 潘玉良入学时采用的名字是“潘世秀”,不是“潘玉良”或“张玉良”。

另外,王震《汪亚尘容君立年谱合编》中写道:“( 1922年)荣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第11届西洋画科,同学有乌叔养、吴人文、尤韵泉、倪李德等。 这个班原来是潘玉良,半学期不在学校”。 根据《学籍簿》潘世秀1921年退学的记载,“潘世秀”是“潘玉良”也从另一个角度得到了证明。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1984年安徽省博物馆整理潘玉良送回国内的遗作中,发现了署名“世秀”的油画《渡口晚泊》(是安徽省博物馆继承的作品名,但实际名称为“桐庐已备”,表现为便于暂时沿用) 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签名“世秀”的作品(图4 )。 该作品长33厘米,宽24厘米,画面色泽沉稳,文笔精湛,具有潘玉良30年代油画的鲜明优势,画面右下角,深色底色有红色两个字的“世秀”,这明显是画家的标志(图5, 从这幅画的风格来看,几乎肯定是潘玉良的作品,但我没有看过“世秀”这个签名,在潘玉良的几千幅油画、彩墨、素描的作品中没有发现这个签名。 这还是因为最后不能明确“世秀”是“潘世秀”,也就是潘玉良。 幸运的是,笔者通过查阅《中央日报》,于1937年6月13日、14日两次刊登的潘玉良参加展览的油画《桐庐准备》与《渡口过夜》非常相似,认真对照了两幅作品的照片后,发现安徽省博物馆的油画《渡口过夜》 这说明《渡口晚年》是潘玉良的作品,上面的《世秀》签名是《潘世秀》。 这表明潘玉良在上海美专入学注册时不仅采用了“潘世秀”的名字,在绘画中也使用了这个名字。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通过分解,我们认为《桐庐就绪》的创作年代应该是1937年。 有两个理由。 一是《中央日报》于1937年5月15日发布了展览会消息。 “画家潘玉良对西画造诣很深,最近在浙东一带写生,在富春江多日作品丰富,预计于下月9点返回北京。 桐庐位于浙江西北部富春江畔,风景优美,宋朝诗人范仲淹称赞桐庐为“游荡桐庐”。 这幅画应该是潘玉良这次“在富春江度过许多日子”时在桐庐写生的作品。 二是潘玉良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画家,从1935年举办的南京展览会和1936年上海展览会的参展作品来看,她喜欢在展览会上陈列自己最近的作品。 因此,《桐庐准备》应该是潘玉良1937年春在富春江实地写生时写的作品,这也证明了潘玉良至少在1920年9月进入上海美专至1937年7月出国期间,采用了“潘世秀”的名字。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另外,潘赞化在给潘玉良的信中经常被称为“秀妹”和“玉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秀妹”应该是“世秀”的昵称,“玉妹”是“玉良”的昵称。 有研究者认为“秀妹”是潘玉良原名“陈秀清”的昵称,但至今未见潘玉良原名“陈秀清”的有力证据,也无法对“秀妹”做出这样的解释。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世秀和玉良

2007年,江苏省委推进部拍摄了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刘海粟》。 其中的第五集《家国悲欢投身抗战》中,展示了潘玉良在上海美专教学中采用的名片。 名片正面中央有“潘世秀”两个字,右下方有稍小的“玉良”两个字,背面是英语“虞林潘”。 名片正反面有短附言。 表是“会计所一月的工资壹百元请邱代光先生代替”。 反面说:“3月7日付款。 钱由本校学生邱代光拿去。 季识》。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据《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成立到结束历届学生姓名索引》第65页,邱代光,音乐系,1928年9月入学,1930年7月毕业。 潘玉良1928年学成回国,9月担任上海美专西洋画系主任,1929年初辞去系主任职务。 丈夫潘赞化当时在南京民国中央政府实业部工作,潘玉良为了家庭和教育“在沪宁之间奔波,要上一点课,其余的时候,在艺苑绘画研究所顺利制作”(潘玉良:《学习粉笔画的经过谈》)。 因为,她要求学生拿着自己的名片领工资是完全可能的。 在当时的社会,名片一般不能轻易送人,作为个人证件有很高的信用等级,身份和地位高的社会名流可以拿着写有本人信息的名片让我代劳。 同样的事件,在上海美专任教时的黄宾虹也做过。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其次,民国时期的名片复印件很简单,正面一般是主人的名字、字、出生地。 一般来说,越是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名片的复印件也越简单。 这张名片的复印件很简单,正面只有“潘世秀玉良”五个字,背面有外文名(这也是潘玉良唯一采用的外文名)。 这一切都与潘玉良作为当时有名的西画家和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相一致,背面的外语系名称展现了她出国留学国际化的背景,符合当时名片的采用习性。 因此,这张名片的真实性是明确的。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另外,正如中国人对名字和字有习性一样,名片上出现了自己采用的名字和至今未采用的名字两个。 出现在同一张名片上的只有他本人采用的名字和大小,名字必须在名片中间的重要位置,放在名字下面。 民国时期北京的政府机关曾就公务员名片形制规定“名片姓名写法,即右为头衔,中为姓名,两者相距1.3厘米,右下为字、籍贯,距姓名2厘米”,但该规定并无法律效力,但其时期 例如,中国近代着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锺书老师原名仰止、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 他的名片没有使用“钱信先”、“钱哲良”和现用名“钱钟书”,但名片的中央位置是现用名“钱钟书”,“默存”在名字的右下角,字体稍小。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综上所述,潘玉良名片上写的“潘世秀”和“玉良”是曾经使用的名字和现用名字的关系,两者应该是名字和字的关系,也就是说“潘世秀”是名字,“玉良”是她的字。 我知道“潘世秀”是她的名字,但“世秀”被“玉良”的名声淹没,所以世人只知道“潘玉良”而不知道“潘世秀”。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世秀”名字的由来

关于“世秀”名字的由来,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考证,但这里笔者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推测正在增加。

有几个基本上可以明确。 潘世秀应该是潘玉良结婚后,丈夫潘赞化成了她的名字。 中国古人的名字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由孩子的父亲命名,用名字寄托父母对孩子的希望。 礼记曲礼云:“男子二十岁,冠而字”“女子许媳,笈而字”的意思是男子和女子到了成人结婚的年龄后,加“字”成为“名”之后。 这也是古代人把还没结婚的女性称为“待字闺中”的理由。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请考虑一下我们。 潘玉良小时候失去了父母,闷闷不乐地流浪着。 结婚前长辈为她取“字”的可能性不大。 她自己也没有受过教育,所以不能为自己取“字”。 这样,最有可能为她命名的人就是她丈夫潘赞化。 潘赞化年轻时去日本留学,读诗书,写好诗,取“名”、“字”对他来说不是问题。 既然“张玉良”是潘玉良的真名,“潘世秀”很可能潘赞化后成为她的名字。 潘赞化婚后为她改名“潘世秀”,将她原来的名字“玉良”改为“字”,是三全之美的一种安排。 其一,潘玉良婚后有“名”和“字”,符合以前流传下来的礼仪。 其二,改名“潘世秀”,有助于掩盖自己过去的境遇,开始新的生活。 其三,“玉良”改为“字”,她的原名字得以保存,是对亲人的纪念。 更值得一提的是,潘赞化本名“潘世璧”的“世”是潘氏家族的“世”一代。 不知道潘世秀的“世”是否也有按世代命名的想法。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我们可以推测,“张玉良”改名“潘世秀”的目的,是向世人隐瞒自己曾经风尘肆虐的经历,将扬州寒门出身、遭遇不幸的“扬州张玉良”变成桐城潘氏望族出生的“桐城潘世秀”。 这个推测可以从潘玉良婚后填写的履历和报纸、杂志上介绍的复印件中找到佐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20年9月填写上海美专入学学籍簿的“潘世秀,籍贯安徽”和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1928年向潘玉良颁发的毕业证的籍贯“tong chang (cina )”(中国桐城)的图。 另外,《上海美专新制第18届毕业纪念刊》( 1936年)也将潘玉良教授的出生地写成了“安徽桐城”。 由此可见,潘玉良一直在有意进行这样的转变,她对外一直称呼自己的出生地为“安徽桐城”,而不是“江苏扬州”。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虽然身体的出生地可以通过复印件来变更,但口音不太能变更。 画家王石城曾经说:“1929年,在秋天爽快的一天,在扬州北门外写生到瘦西湖。 刚开始画几支笔,遇到了潘玉良教授和几个大学生,他们也来这里写风景。 ……她笑着说。 “没关系。 我知道你在我后面。 我可以一边画画一边说话。 那样的话,不是更好吗? ”。 听到潘老师说扬州方言,我感到很亲切。” 王石城先生1909年出生在江苏扬州,之后很久在安徽大学教绘画,应该能分辨扬州口音和安徽口音。 因为,他潘玉良扬州口音的回忆是可靠的,这也证明了她的出生地应该是扬州。 以上这些解体可能是潘玉良改名潘世秀的原因,也是潘玉良为了报答潘赞化知遇之恩而改名“潘”,改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潘玉良》的开始

“张玉良”改名“潘世秀”后就应该一直采用,但为什么她很少采用,只知道“潘玉良”而不知道“潘世秀”? 理由是潘玉良入学注册上海美专的名字是“潘世秀”,但仅仅一年后的1921年7月,她在上海美专退学后自考法国里昂中法大学,自愿放弃“潘世秀”,而外界采用的名字都是“潘玉良”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潘玉良”的名字首次正式出现是在“申报”的报道中。 潘良退学后,在丈夫潘赞化的支持下,顺利报考了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在国内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1921年8月5日《申报》发布了“里昂海外大学又一消息”的消息。 “此次建设法国里昂海外大学,招收学生160名,分北京、上海、广州3个地方招生,……。 如左登载北京上海2所各学生姓名,……女学生共11名:黄明敏、黄伟惠、罗振英、林宝权(以上4名为广东特待生)、苏梅、方富、方裕、刘梧、吴成绩新、潘玉良、杨润余(以上7名总部生) ”。 报道中提到的苏梅是后来移居中国台湾的文学名家苏雪林,她此后多次撰文回忆潘玉良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但从未提及潘玉良的其他名字。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潘良一行于同年9月24日抵达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办理入学登记手续。 根据目前法国里昂市图书馆的中法大学学生入学登记册,入学时填写的中文名称为“潘玉良”,法语名称为“yu lin pan”(与上述名片背面的外语完全相同),出生地和丈夫一栏分别为“安徽与潘赞化”、登记册。 之后,潘玉良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和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1928年登上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毕业证书的名字是“yulin pan”(图7 )。 另外,她当时该船留法同学商文站在台北文海出版社吗? 一九七五年版的《吴稚晖老师百十岁生日日记念特辑》上发表的回忆录《和吴稚晖老师一起坐船去法记》,也被称为潘玉良。 可以看出当时她对外采用的名字只有“潘玉良”。 1928年潘玉良被任命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主任,当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务及教务处的各种会议记录中,潘玉良参加会议的签名均为“潘玉良”(图8 )。 1937年,潘赞化私交和非常好的陈独秀因潘玉良三幅人体白描作品的题名,被称为“玉良”和“玉良”。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以上事例不胜枚举,在现存的所有1928年以后的新闻出版物和历史文件中均被称为“潘玉良”,在此不一一列举。

另外,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数千件潘玉良作品的签名均为“潘玉良”或“玉良”(上述油画《渡口晚泊》的签名“世秀”除外),她采用的姓名章有“潘”、“良”、“玉良”、“玉良”

由此可见,潘玉良留学法国后,她对外采用的名字一直是“潘玉良”,这也是后人不太知道潘玉良也叫“潘世秀”的真正原因。

那么,潘世秀为什么在美专退学后就采用了“潘玉良”呢? 我拆开了,这可能和她退学的原因有关。 潘玉良进入上海美专后不久,随学校组织的写生队去杭州旅行写生,晚上开联欢会,潘玉良唱京剧,震惊了大家。 之后,做好事的人听到潘玉良的身世,向校方威胁要求退学。 在这种情况下,校方出于学校快速发展的考虑,为了挽留更多学生,最终以潘玉良退学平息了风波。 《上海美专十周年纪念册》的同学录中记载了第一个女学生的名字,只缺潘玉良的名字。 刘海粟说:“秋季入学,合格的插班生共有11人,分别是丁素贞、庞奇、陈慧攘、史记、荣玉立、尤韵泉(刘苇)、蒙佩环、张淑诚、张世玄、刘慕慈、韩端慈。” (刘海粟《上海美专十年回顾》)由此可见,潘玉良退学后,校方似乎不愿承认她曾经是上海美专的学生,认为这一点有损学校声誉,当时有些学生要求潘玉良退学, 学校方面隐瞒了她退学的理由。 根据上海美专的惯例,学生因舞弊被退学的,将在教务会议上讨论通过。 我们在当时的校务会议记录中也找不到相关的记载。 换言之,当时的校方为了平息事件,可能会私下采取劝说潘世秀退学的手段,将事情变成宁人。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渴望学习美术的潘玉良再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为了继续实现自己的绘画理想,潘世秀只能采用“潘玉良”的名字报考中法大学,消除社会谣言和世俗势力对自己的阻碍。 这也是她当时无奈的选择。

这样就可以总结潘玉良多次更名的时间轨迹了。 第一次,我是婚前张玉良。 第二次是在结婚后到1921年7月为止上海美专退学前被录取的潘世秀。 第三次是在1921年进入中法大学后去世的,基本上被录取的潘玉良。 第四次,是去世前的遗嘱签名潘张玉良。 潘良的名字是婚前的“张玉良”,婚后的“潘世秀”到“潘玉良”,这种转换是对她的不公平待遇的抗争,这反映了潘玉良为了艺术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意志,晚年的“潘张玉良”才是她自我意志的真实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如上所述,潘玉良名世秀、字玉良,后为字行,多被称为“潘玉良”。 根据他本人的说法,她原来姓“张”,婚后随丈夫改成了“潘”。 她上上海美专时采用的名字是“潘世秀”,但1921年在法国留学后,对外被称为“潘玉良”,一直沿用至今。 “潘玉良”和“潘世秀”只是她的名字和字的两种称呼,不是曾经的名字和现用名字的关系。 “潘张玉良”是她在自己名字的最后也是最正式的表达。

“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另外,在现有资料中关于潘玉良名字的所有表述中,她的姓“潘”,是毋庸置疑的基本事实,我们现在称呼她“张玉良”显然不合适,这样显然违背了她自己改名“潘”的意图。 “潘玉良”和“潘张玉良”是她的名字的确切表达,当然她是越来越多的东西,还是“潘玉良”。

标题:“董松:女画家潘玉良姓名考”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