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4字,读完约6分钟

墨竹起源于北宋文同,在文同和苏轼的倡导下,成为君子刚正不阿、坚贞不拔的象征符号。 于是画墨竹的风气在宋元以后逐渐盛行,从赵孟頫到柯九思,从李衎到吴镇,明代的王洮、夏昶等都以文同为宗师。 清代郑板桥受其衣钵,以自然为师,写《胸中之竹》,使墨竹在文人画系统中更具代表性。 在明清两代,不仅夏昶、郑板桥画竹,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倾心墨竹。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前几天,“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画展”在山东博物馆1楼3号大厅开幕。 《澎湃信息古代艺术》( thepaper )从山东博物馆获悉,此次展览共选定明清墨竹绘画70余幅(组),有山东籍画竹名家,如冯起震、孔毓圻。 有在山东做官的文人学者。 例如,金钱的载体。 还有郑燮、罗聘这样有名的扬州八怪。 有破土而出的直力竹、山林之间的层岩丛竹、拳石磊旁边的幽兰茂竹。 通过对藏书墨竹作品的整理,探讨明清文人与墨竹的关系。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文人中最有名的画墨竹者始于文同。 他曾展示过朋友苏轼画墨竹的理由。 也就是说,“我因为学问的道路没有来,意思不好,所以不能发送那个。 ”。 由此可见,画竹是他宣泄情感、送心的手段。 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和创始人,也擅长画竹子。 由于文同、苏轼等的倡导,宋元之间盛行画墨竹的风气,名家辈出。 例如元代赵孟頫、李衎、柯九思、吴镇、倪瓒、明初王昦、夏昶等都以文同为宗师,子孙被称为“湖州竹派”。 清代郑板桥不仅竹画精良,咏竹也很经典,留下了代表竹子品格的名文“千磨万打还很强,任尔东西南北风”。 除郑板桥外,清代诸升、石涛、金农等画竹也各有上乘。 具有竹君子品格,被历代文人竞相描写为自喻和喻人。 于是文人以竹为友,竹也与文人画结下不解之缘。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明代冯起震的墨竹图也曾一度出名,有时被称为“冯竹”。 冯起震( 1553-? ,字青方,号稷下门生,云门山人,明代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万年功生,终身隐居教授,无心画竹。 传说来到青州当官的人,常常慕名访问冯起震。 崇祯2年( 1629 ),他和儿子冯可宾合作画了10幅“竹石图”。 明末书画大师董其昌、邢彤、小李其实都是标题。 这不仅证明了画竹子的技术高超,也可以看到明末文人之间的交游。 这次展览有冯起震和邢顿合作的“竹石图轴”,冯起震画丛竹,邢顿画拳石。 邢彤在画中说:“己酉秋日,余和冯青方坐在赵突泉上,喝醉后偶尔做拳石一娑,青方补竹几本,观察者将成为物外长奖。 ”。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说到画面标题印章,清代戴明说的“竹石图轴”是更有趣的作品。 据记载,戴明字为道默,号为岩荟,晚号为定圃,明代沧州(今属河北)人,崇祯7年( 1634 )进士,清后入关户部尚书。 清顺治帝知道戴明很会画墨竹,给了他一个锡质的巨章,说:“米苅画禅,烟岱如貈,明曰克传,印章用锡。” 得到印记后,戴明说每次画画,都会用这个印记按那个画面上面的中间。 这个“竹石图轴”就是典型的例子。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但是到了清代,墨竹为扬州画派的传承发扬光大。 郑板桥、罗聘、金农等墨竹、竹石、兰竹,尤以后世画家敬仰、竞相临摹,寄托文人意趣。 特别是郑板桥的墨竹,把以竹为代表的君子之风变成了典型的符号。 传说郑板桥一生三分之二的岁月为竹传神写下阴影。 我在写诗。 “四十年来画竹枝,白天挥洒夜晚的思绪,冗长的刨花问瘦,直到出生才描绘出成熟的时光”。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所以,他写的竹子都来自自然的实景,是经过自己的艺术创造的。 他自己也曾说过:“凡吾画竹子,没有任何师传,比纸窗粉壁的日光月影中耳多。” 通过这样的注意和艺术创作实践,郑板桥完成了从“眼中的竹”到“心中的竹”再到“手中的竹”的过程。 在展览会上,郑板桥寄给“允老学哥”的“竹石图轴”、寄给“晴岚老先生”的“墨竹图轴”可以窥见豹子。 “两根修竹分为浓淡,一根山根上有凹凸。 留着头发看窗外,偶然栽植脚上的清标。 ”。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如果说郑板桥的《竹石图》是君子竹与朋友的共赏作品,那么罗雇的《竹石图》就是一部念念不忘写竹的自喻墨戏。 画面上有证书,“长笺白白被墨烧焦,挂着青蛇。 从断崖藏半幅开始,苍藤翠舞倚天高。 计划赶紧去上谷,招车上门,绞刑事件,工作也很拙劣,没时间吗! 双峰罗聘任。 ”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除了以墨竹为中心的展品外,展览会上还有丛竹幽径的山水画。 如史颜节的《溪亭清话图》、清高凤翰的《竹香书屋图》等。

据说这次展览会将持续到5月20日。

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画展

展示时间: 2019年3月7日-5月20日

展示地点:山东博物馆1楼3号展览厅

一些展品

冯起震( 1553-? ,字青方,号稷下门生,云门山人,明代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万历年贡生,终身隐居教授,善画竹,时人称为“冯竹”。

金:咬着写着残毫米写着丽枝,海云飞过夕阳的时候。 四头笑人如何相似,阿姨射仙玉玄姿。 癸亥仲秋过寉亭戏是樵岚作。 云很陡。

杨涵、字水心、云峪、号云笠、清康熙时益都(今山东青州)人、贡生、竹入神品。 因为每次躺在竹子下,都明白枝叶仰面的状态,所以语境重叠,一点也不动摇。

金:乙丑桂秋写梅花道人的笔意,钱塘江诸升。

诸升( 1617—1691还),字日如,号曦庵,清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画家,善画兰,竹,石。 竹师鲁得之(字孔孙,又为杭州人),又得梅道人法,画力秀直,横斜曲直,曲其妙,尤精雪尽竹,笔力匀称。 兼有山水,提笔也很潇洒。

金:绿竹德比君子,幽兰香王者,两者丰神绝俗,除瓦之外的花都可以合并。 佗是一生的爱,画画体会了自己的乐趣。 庚子夏五上面的灌肠,为了颜老太太八襄的生日,漫拍了六张来表达祝贺的意思,所以称赞竹苍如兰馨,其贤后嗣为无限云。 杏坛主竃毓圻。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孔毓圻( ( 1657-1723 )、字钟在、字翳宸、号兰堂、清代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七世孙、康熙六年( 1667 )袭击蠡圣公。 诗文、工擎窠书、善墨兰。

金:芗亭老先生清奖,干隆庚子重阳前一天,秀水弟弟金上江南试院,时七十有三。

钱载( 1708—1793 )、字坤一、号箧石、匏尊、晚期号万松居士、清代秀水(浙江嘉兴)人、干隆十七年( 1752 )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诗文,书画,尤工兰竹。

(图片文字由山东博物馆首先提供)

标题:“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