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6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8月25日,首届政务微博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微博已经成为普通中国人参与政治的一种新方式。同一天,2011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闭幕,会上人们讨论了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的发展道路。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由钱教授发出,主题是“穿越长城,走向世界”,拉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那一年,黄旭只有16岁,不知道什么是电脑。现在,40岁的黄旭是成都家具店的老板,她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

“起床了,电话是微薄的;在网上交易平台上交易家具;浏览新闻网站了解世界;挂msn和qq,与朋友和客户交流……”黄旭,1971年出生,作为一个普通用户,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从零开始”。

“我们的第一台电脑是在1996年买的,这种印象非常昂贵,接近2万元。”黄旭说,这台电脑现在已经被他的家人作为“古董”保护起来。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互联网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一个谜,而作为互联网的载体,电脑是一种罕见的奢侈品。然而,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网络教育。

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提出“电脑应从娃娃抓起”,教育部发出“中小学电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电脑教育热潮。

“小学里有电脑课。学生们穿上鞋套进入电脑房,用新奇的键盘打字,玩“暴力摩托车”游戏。”“80后”葛林回忆起小学时的电脑课。

随后,计算机教育扩展到企业、机构和组织,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字符和操作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

“1998年我在重庆万州工作的时候,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条件之一。”黄旭说,当他去广州家具厂工作时,电脑非常普遍,不仅用于打印文件和图纸,还用于发送电子邮件和联系客户。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24年 互联网的中国足迹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