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93字,读完约7分钟

张五一是“酱油”

汉阳洪光路谭里湾,有一座80年代的厂房,是张五一的潜艇组装基地。漏风的窗户和斑驳的墙壁让你无法与建造现代潜艇联系起来。厂房中心矗立着一个红棕色的封闭船体,看起来像一个大茶壶,周围是焊接的花朵。这是张五一下个月要交付的第二艘潜艇。据了解,船的出厂价在20万元左右。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记者看到张五一,他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在厂房里来回指挥,一直接电话。

“潜艇厂”有10名工人,厂长张五一和技术人员各司其职。是办公室,其实是废弃的平房。它像教室一样大。五张桌子上只有一台老式台式电脑。没有空.窗户里没有玻璃。有一块红色的塑料布迎风悬挂着。

当他提到瘸腿的时候,张说,在潜艇建造期间,他在家里换灯管的时候摔了左腿。医生说,骨折,至少躺3个月。想着造潜艇,张五一没几天就下床了,一直瘸到现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张五一介绍他是中国第一位民间潜艇建造者李玉明的弟子。张五一笑着说:“其实一开始我也是个笑话!”在李玉明造潜艇的时候,我挤在人群里看热闹,对李玉明不熟悉。

我第一次看到李玉明靠敲门造潜艇,张五一的第一反应是:“这样造潜艇真是见鬼了,是不是很好笑?”然而,他仍然感谢李玉明带他走上这条路,他现在使用李玉明的专利鳍技术制造潜艇。

张五一37岁。他的最高学历是高中。下岗前,他在武汉一家纺织机械厂工作。现在这个破工厂就是他工作的工厂。留守人员知道他要造潜艇,就廉价租给了他。

在张五一造潜艇之前,他和船最亲密的接触就是焊接玻璃钢船体。他知道一艘合格的潜艇不是靠手敲手打就能造出来的。

与看热闹不同,张五一捕捉到了另一个信息:小型潜艇市场巨大,一旦开发成功,商机无限。张五一最初花了3万元支持李玉明的研发,但3万元建了几个沉入湖中的铁锤后,连泡都没泡。

张五一决定做一艘大资本的潜艇。他拿出所有的钱,到处借钱。后来他朋友见他绕道,“我怕借”。据张五一统计,来回投资300万。

张五一坚持要造潜艇

小型潜艇增加新功能

可以增加机械臂

也可以水下拍摄

张五一介绍了潜艇制造总工程师李老十(应我的要求,总工程师李师傅是化名)。李师傅今年68岁。

总工程师李也是旁观者。李师傅告诉记者,他曾在造船业工作,对潜艇有所了解。他说:“我愿意帮助他们,不是为了钱,而是靠着张五一的精神,一个不怕苦,不怕困难,敢做敢当的年轻人。”“当时我看到他们一次次失败,甚至生产方向都错了。作为知情人,我没说,我没帮他们,我受不了。”

李师傅说,因为他住在附近,他经常去看他们试水。有时在秋天,温度很低。只见张五一穿着一条短裤,在池塘里泡着,调试着装备,上上下下走了一会儿。"年轻人很少遭受那样的痛苦。"

在总工程师李的带领下,记者进入潜艇寻找海底。圆形入口只允许一个人进出,下到舱底。空的房间很窄,只能站两个人。前面有一个巴掌大小的玻璃观察井,前面有一排控制阀。总工程师李说:“操作很简单,会尽快教。”排水阀,进水阀,舵,打开排水阀上浮,打开进水阀下潜,左右舵管。

在潜艇舱口旁边,还有一个回转阀。紧急情况下,通过启动回转阀,压载潜艇的重量可以下降并迅速上浮。

潜艇也有多种功能,艇前装有机械臂,可以在海底捕鱼。此外,根据客户的需要,他们可以在潜艇前方安装水下摄像设备,并将视频图像连接到舱室,以监控海底情况。

建造潜艇面临财政困难

没有人敢投资“投资”

张五一说,卖掉第一艘潜艇后,电话和咨询接踵而至。管理水库的想买潜艇做闸门清淤。大部分是沿海渔民,想用潜艇在海底捕捞。张五一打开电话簿,才发现电话簿里有近百部潜艇的客户电话。记者看到,这些电话都来自沿海地区,包括山东、浙江、辽宁等省。

李师傅告诉记者,一些人对潜艇提出了特殊要求。“有人要求1000公里的续航。我们造不出来,也不敢造。如果用于走私,不违法吗?”

到目前为止,张五一已经和大连、蓬莱、龙口的客户签订了三份订单,今年全部发货,部分已经付了首付。在与客户的协议中,记者发现双方将潜艇换成了另一个名字,叫做潜艇收藏家。张五一说这是规避风险。

张五一很清楚,用这样的厂房和设备是做不出工业化产品的。现在,他与黄陂的一家造船厂合作建造潜艇。那个船厂有专门的造船资质。张五一接到订单后,那个船厂就成了他的代工厂。

张五一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我现在一个月只能造一艘船,没有资金。”买家一般只交2万元订金,制造完成验货后才会全额付款。前期投入的资金都需要在5月1日取出。为此,他到处发布投资公告,吸引他人建造潜艇。只有三个人来了。听了他的话,他还是一分钱都没投。

为什么拿不到钱?李师傅给出了他的分析:这种小型潜艇,过去任何一个大造船厂都买得到,可以立即仿制,甚至做得更好。之所以没有大企业敢造这么小的潜艇,是因为没有国家标准,没有标准,没有人敢承担几千万元投资的结果。

张五一对这个分析有自己的解读。“没有标准,我们只想冲出一个标准,去制定一个标准。标准也是人定的。”张五一坚定地说。

记者联系到张五一的第一个潜艇客户

大连丛志杰:在海里钓人参很容易

丛志杰,大连金州区人,张五一第一潜艇客户。张五一曾经说过,我是第一个造民用潜艇的人,也是第一个买我潜艇的人,用过的人胆子都很大。

昨天,记者联系了丛志杰。在电话里,丛志杰由衷地告诉记者,“用得挺好的,潜过几十次。感觉像是在海底下,开车没有汽车灵活。”

丛志杰介绍,他在大连长海县从事海参养殖。每年春节前后,都会邀请潜水员去钓海参。一般情况下,一个潜水员40分钟可以钓到一次50公斤的海参,每次潜水要交捕鱼费,1000元。潜水员一天只能下潜两次,危险系数高,涨潮时不能下潜。

看到张五一的潜艇成功试航后,有了用潜艇抓鱼的想法。根据丛志杰的要求,张五一建造了一艘能够捕鱼的潜艇。

在提货之前,丛志杰看到张五一已经报废了五六艘船,他还是相信最终产品会是安全的。张五一把货送到长海后,在海边呆了三个月,调试丛志杰,有时直接跳到冰冷的海里。在张五一的亲身教练下,丛志杰迅速掌握了跳水技术。

按照设计潜艇可以潜30米,但是丛志杰说不使用极限,一般可以潜到20米。丛志杰列举了潜艇捕鱼的好处:不受潮汐限制,一次可以捕鱼10个小时,每天可以雇佣5名潜水员10趟,这样潜艇每天可以节省1万元。据丛志杰介绍,花15万元购买潜艇,大大提高了采摘海参的效率,购买潜艇的成本已经收回。

据丛志杰介绍,一位富商曾经在大连建造了一艘民用潜艇,但成本很高。是几千万艘观光潜艇,最后出口到泰国。但丛志杰需要的是简单,而不是精良的装备,只要他能在势下抓鱼。丛志杰曾经找到这个富商,让他造这个小渔船,但是这个富商看不上,不想造。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核实,2005年有媒体报道,大连某企业家建造了一艘民用观光潜艇,出口到泰国。当地知名船厂武德几年前就开始生产民用观光潜艇,主要用于国内水下景点。

标题:下岗工人自制潜艇造价20万 今年将卖出3艘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