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03字,读完约16分钟

本文作者:王启元,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

原文刊于《上海地方志》年第三期,原文名《先生之风与山高水长——作为“段子手”的马相伯》(责任 陈畅)

“方志上海”公号推文略有撰改

如需转载烦请联系作者本人。

《上海地方志》杂志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公开出版学术性季刊,旨在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促进地方志学科建设、搭建地方志研究交流平台,推动地方志事业快速发展。为扩大社会影响很大,从年7月30日起,“方志上海”微信公众平台每周推出一篇《上海地方志》已刊发文案,主题涉及志书、年鉴、地方史、方志文献等方面,其中不乏著名专家和学者倾力之作,供大家借鉴交流。欢迎大家留言提出办刊建议,期待大家向《上海地方志》投稿,投稿邮箱shdfz@shtong.gov。

热门:王启元

马相伯先生作为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已广为人知,但其性格中幽默犀利的一面,却一直被忽视。马相伯晚年在上海寓所里,接受长时间采访而汇成《一日一谈》,内中可见其智慧的闪光。马相伯讲述的“段子”,不仅是民国以来流行的掌故,可读出近代人物多元多而杂的一面,而且越来越多的是展示出马相伯独特的见解和针砭时事时的正直与勇气,这些都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所禀赋的气质。

热门:王启元

马相伯无疑是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教育家。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胡敦复等多位民国时期的教育名家,皆出自他的门下。他一手创办了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并亲自或参与筹办了震旦学院(后改为大学)与辅仁大学等近代知名高等学府。

热门:王启元

相比较于以肃穆庄重形象出现的民国教育家,马相伯似乎并不愿以沉郁的老夫子形象示人,甚至时而会用幽默轻松的段子,展示他不凡的阅历与人格魅力。或许正是因为这样,进入20世纪后,马相伯多以社会活动家形象活跃在公众视野,也因为此激发了他性格中轻松睿智的光芒。

热门:王启元

1936年5月1日《申报》第1版刊发的《一日一谈》广告

这本小书面世后,迅速在全国的网民中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在访谈中,马相伯侃侃而谈,旁及近代政治、文化、人物等多方面,其中不乏精妙兴趣的段子,展示了马相伯敏锐的思维与过人的记忆力,着实为访谈增色不少。

马相伯的回忆按时间段首要分为三部分。最早为鸦片战争前后的国事人物,为其本人不曾经历、而于圈内所闻者。第二种,为太平天国至洋务运动间时事。马相伯早年脱离教会后,于彼时亲自参与或就近所闻之事。第三种则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时期,为马相伯晚年七十岁以后亲历的近事。

热门:王启元

鉴于《一日一谈》出版于国民政府时期,书中几乎无涉当时人事;《上下相蒙》中曾载,采访者问当时的国民政府中是否有“上下相蒙”之事,比起前清朝怎么,马相伯曾作苦笑状。据此可以看出,整段访谈中未必没有调侃过时政,而整理者最后发表出版时或有所删减而已。不过就书中所涉“段子”文案,已经颇为精彩引人入胜,足见马相伯之涉猎、阅历丰富。

热门:王启元

马相伯(1840—1939年)一生跌宕起落,遍涉教坛政界,晚年看淡风云,享年整一百岁,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高寿名人之一

复兴书局版《一日一谈》书影

01

所闻事

《一日一谈》第五篇《上下相蒙》,聊的是中国历史上因“上下相蒙”而导致国家灭亡的范例。马相伯说,晚清以来每次外交上割地赔款,其实未必是战败的结果,有些是守土官吏战守两端,都捏造事实欺蒙政府所致,哪些人才不管国家屈辱窘迫,只要自己能逃得干净,日后还有机会升官发财。因曾参与过晚清内外事务,马相伯早年就听闻并经历了相似的人和事。他记的第一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1840年,英军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属舟山),当地守将不战而逃之后,在奏章中自我辩解,我方防御其实炮台坚固,戒备森严,将士亦忠勇奋发,但英夷狡猾无比,趁着本地土人迎神赛会,扮成乡民进香模样混进定海卫所,虽经殊死搏斗,无奈已入门户,不得不退守云云。然而,中外人士长相可谓天差地别,外人还要熟知国人迎神赛会之俗更是天方夜谭,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胡扯,当时政府竟被其瞒过。

热门:王启元

舟山被占领后,驻守上海的一位“镇台”,在给上司“制台”的一份公文里竟然夸耀:卑职对于放手上海事宜已有十分把握,我已经把手里的士兵从上海一直驻扎到了舟山,层层布防,步步为营,无惧夷人来攻。马相伯说这“镇台”手里最多一千多兵,哪里能够管上海到舟山的兵防,一听也是胡扯。镇台本是总兵官的代称,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的军长;而制台则是总督,总管当时上海一带沿海的两江总督。马相伯所说这位只有一千个兵的“镇台”,似乎应该只是上海地方的右营游记将军或是参将级别。而这位被蒙骗的“制台”应该就是时任两江总督、后来兵败殉国的裕谦(1793—1841年)。

热门:王启元

另一则所闻之事发生在马相伯家乡镇江府。镇江城楼上原先安置了几尊自制火炮,当英国人的船停泊镇江江面的时候,城楼上的守兵早已逃走。有个“剃头司务”下午活儿干活上城楼闲逛,看到铁炮并不知道里面装满了火药,只是用旱烟管敲了两下后膛,竟引着了火绳,于是就轰的一声,正中英国军舰,竟然把英国人吓得暂时撤退。镇江守将听说英国人走了,竟然也堂而皇之上了报捷的公事,铺叙自己如何对英军作战,如何开炮打得英国人闻风丧胆,“丑表功”文案说得天花乱坠,最后竟然还得了奖赏。马相伯直叹简直岂有此理。历史上道光二十二年那次镇江守城战相当惨烈,颇有拉锯,马相伯所说此一英军后撤插曲当有所据。

热门:王启元

《一日一谈》第三十五篇《经学与“月亮”》里调侃国人中经学的毒,有两个大毛病,一个是“冬烘头脑”,一个是“欺饰心理”,便举了个皇帝的例子。清宣宗道光皇帝为人简朴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的套裤面前正当膝盖的地方破了,他不愿做新裤子,便把两支破套裤送给内务府制造局,叫他们把破的地方织补一下。织造们当然小心谨慎地把两处破的地方,仔仔细细地补了两个团儿,因形似月亮故以“补月亮”名之,事后奏报了一笔库平银五十两的报销。道光皇帝虽然勤俭,但毕竟生长深宫,对花钱的确没什么概念。兴趣的事儿发生了,据马相伯记载:道光皇帝有一天与苏州潘中堂说话,不知如何的发现中堂的裤腿上也打了两个月亮,忍不住问,老潘你打这两个月亮花了多少钱。潘中堂被皇帝这么一问有点准备不足,因为这其中关系不小,说大了怕露了破绽,说少了则令内务府人难堪。最后他鼓足勇气答道,臣这两个月亮,足足费了二十两银子。皇帝听了颇为惊讶,说道为什么这么便宜,我这两个要了我五十两!这位冬烘中堂,应该就是晚清学者大臣潘祖荫的爷爷潘世恩(1769—1854年,字槐堂,江苏吴县人)。

热门:王启元

《一日一谈》第四十一篇《说谎》中,马相伯感叹:晚清以来,僵化的理学与“说谎”的本能,已成为士大夫的共识,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近代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的。他由此回忆自己在私塾读书时,常常会对前清的皇帝们的能力发出疑问,因为此也老是遭到先生的责骂。有一次江苏省内府县考童生试时,一位童生做了一篇清丽的八股文,据说受到嘉庆皇帝亲自嘉奖,遂传旨各省学校作为范文全国发布。马相伯听说后觉得很好奇,问先生皇帝竟然也懂如何做八股文,先生大怒道:“胡说!皇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何况八股文?”

热门:王启元

02

早年所历

第二种段子则是他早年亲身经历的。书中第十篇《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以后》载:马相伯于徐家汇神学院毕业后,与耶稣会的矛盾不可调和,一个体擅自从南京回到上海,脱离教会。由长兄马建勋在淮军中的老友推荐,去山东做事。那以后他见到了李鸿章,并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说他学问人品俱佳,讲西洋学问,一听就能豁然贯通。有一次李中堂问淮军旧僚,什么是“抛物线”,那位老兄脱口而出,撒尿就是抛物线,李鸿章不禁哑然失笑。马相伯说李文忠之问固可钦佩,这位下属善于譬喻更是妙不可言。

热门:王启元

前引过《说谎》里还有一段,马相伯抨击僵化的理学让中国人中毒太深,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随时要去说谎。在朝廷则欺君罔上,对下则要欺罔小民,不仅在外,在家里也是不说谎不能过日子。结果马相伯讲了个湘军将领的段子。曾国藩在江西内湖练的水师跟太平天国打了一次胜仗,据他说是水师统领彭玉麟的功劳,遂专折奏保。那篇奏章里写道,彭将军在两军决战正酣的时候,手持大刀,奋身跳上贼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大意如此。马相伯觉得实在莫名其妙,因为彭玉麟原来只是个穷秀才出身,没听说有什么武功力气,也不见得识得水性,如何能够在这么危难的情况下跳上敌船如入无人之境?后来他问了淮军的退伍军人,才知道双方交战的状况。当时两军相接相距三里地时候开始互相对骂,走近了之后,若有胆怯的后退,那敌方便会趁机追过来杀掉几个落伍的逃兵,这样,便可以算“大获全胜”,然后交给幕府里的师爷铺叙战功。之所以一定要说彭玉麟身先士卒、斩将搴旗,是因为前清保奏军功的惯例,不斩获对方首领不能得褒奖,曾国藩当然是此间高手,做戏知道要做全套,才能天衣无缝。不过那在马相伯看来,也就是个说谎的高手。

热门:王启元

清廷内外不识国际情势,致使外事混乱不堪,大则应对无方动不动就得咎,小则洋相迭出,贻笑外邦。马相伯在第四十八篇《清季外交界的趣闻》中,记载了几则清廷外交官吏的囧事。第一则“薛福成的马桶”。这位薛大人无疑是晚清钦差大臣中非常开通的一位了,但他有些地方依然顽固得让人发笑。他出洋时候的行李单上,有件特别醒目的物品,是他的“金漆马桶”。有人告诉他海外车船寓栈都有抽水马桶非常方便还卫生,但他不以为然,认为国产马桶何等讲究,自己已经用惯,如何可以改外国货。于是那只马桶被搬上了轮船,置于钦差大人房内,每每中外乘客经过都不得不掩鼻亟趋。据说薛大人不仅宝贝他的金马桶,而且他的痰是不舍得吐出来的,哪怕到了喉咙也要咽下去。那倒不是他担心影响别人卫生,而是大人不肯损失自己的“原气”而已。

热门:王启元

还有一则关于中国出使钦差大臣公馆的“白旗”的段子更可笑。大约是马相伯出使美国筹办借款的时候,在美国的“大都市”(大略率是纽约)听到一则哄传的笑话,不过他听起来颇有些难堪。那时美国人总是看到中国出使美国的钦差大臣的公馆的房檐下,时常摇曳着多个白布长条,大家都觉得奇怪,以为是钦差们挂着什么旗帜,后来才知道那是大人们太太小姐们的“裹脚布”。

热门:王启元

马相伯那代早期接触西洋的士人对西方科技文化诸方面,多是持学习接纳态度的,唯有一些,却让他们深恶痛绝,那就是西方的“性观念”。马相伯在第七篇《关于本届全国运动会》中谈到“性”的问题时,似乎也没忍住多说了几句。其中这里的“本届全国运动会”应该就是1935年10月10日至20日于上海市立体育场(今江湾体育场)举办的“中华民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马相伯接受采访的时间在10月14日,运动会尚在进行之中。那届运动会不仅在中国体育史上堪称空前,且参赛的东北三省选手在开幕式上身着黑色孝服,并举象征白山黑水的黑白旗入场,以提醒国人不要忘记被日本占领的东北三省。

热门:王启元

马相伯说这届运动会办得很好,说明给外国人看,他们所能的我们也一样都可以。尤其我们平时最惹西洋人看不起的中国女子裹小脚且纤弱不堪,如果运动会上的中国女青年同样是好身手,那就给国人争了面子。话锋一转,访谈的话题变成了中西女子的品格与区别,马相伯突然开启了“吐槽”模式:女性的品格,当然是我们中国女子为最好;西洋女子(尤其列了德法为例)百人而九十九都淫乱不堪,无所谓“贞操”。之后马相伯列举了多例如政府大员公开宣淫,让他觉得可笑的还有法国公开举办过“评箫”。

热门:王启元

而东洋竟也与西洋相似,法国驻日使馆的参赞就曾告诉他,彼间女子最好纳交。马相伯对其所持的否定态度,在当时知识精英中是颇为一致的,稍晚辈的留洋学子吴宓、陈寅恪等也留下过相似的记载。《吴宓日记》记载1919年他于哈佛校园初识陈寅恪时,二人多次就西洋性观念等关联话题深度交流过意见。在其日记中不仅留下多处关于西洋人感情、风俗及其“sexology”的片段,还有一节夜游的记闻,三月二十七日载:“是夕见衣肆玻璃橱上裸体美人之招牌(小字:此等广告及招牌,遍地皆是),因共论西洋风俗之坏”(醒目号为日记原有)。然后记录陈寅恪曾在欧洲见过越来越多“骇人”的景象,其中有如巴黎“裸体美人戏园”,陈先生谓“如身在地狱、魔鬼呈型”。欧洲风俗之恶以法国意大利为甚云云。这其中固然有曾睹其丑之实,恐怕也有当天国人对西洋开放的程度完全无法适应的因素。

热门:王启元

03

晚年所历

第十五篇《和百十来个鸡毛帚周旋》记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里,一群刚荣升革命党人和新军的下级将领出现在江苏都督府(今总统府)叫骂吵闹,互相在争功,甚至要老拳相加。一个说,张勋是我赶走的;一个说紫金山的天宝城是我打下来的;另一个又说,不是我从孝陵街冲过来接应革命军,怎么使张勋闻风丧胆,弃城而逃?当时的江苏都督程德全(1860—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本是从清朝脱壳的官,对这些革命军先矮了一截,更兼本是好好先生一个,偏偏这些人每个志骄意满,不放他走,偏要程拿主意,把程吓得不行,请来了马相伯救火。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年过七十的马相伯人,担任过南京府尹与代理江苏都督。彼时马相伯被程德全缠得不行,便出来冒险调停。

热门:王启元

这些军官都身穿礼服、头戴礼帽,帽子上都插着一个白鸡毛帚儿,马相伯在回忆里戏称他们“百十来个鸡毛帚儿”,对他们开门见山说,诸位都是革命党人,都是为革命志愿牺牲的。一个老妈子看护小主人辛苦,所以要报酬,但皇太后皇后们抚养皇上太子,功劳比老妈子大多了,但她们就不曾要报酬。诸位都是民国的皇太后皇后,不是民国雇来的老妈子,所以功劳虽大,却理所应当。一席话,把“鸡毛帚儿”们说的又快活又难过,之前的气焰也都浇灭了。马相伯也为自己唱得这出空城计感到得意。

热门:王启元

第五十四篇《谈屑》里面有一则“大局”也是个让人喷饭的段子。马相伯说自己一直听说我国历来的政府当局每每以“大局”与“顾全大局”昭告于人,听上去号召者心胸每个是公忠体国、民胞物与,一查实则与其所言大相径庭。窃国大盗袁世凯便是这样一位常常对人说“大局”的人。马相伯记:有一个体故作不知地问袁,“大橘”究竟有多大?袁世凯瞠目结舌不能作对,那位先生徐徐地用双手合拢作一碗口大小,自问自答道:大橘大约有这么大!袁氏很诧异问他为什么,他说哪些只顾大局的人眼里只有金钱,胸中只有饭碗,所以我觉得通常人之所谓“大局”,其范围决不能超过饭碗大小!袁世凯听了无能奈之若何。

热门:王启元

结语:段子与“先生之风”

自从宋代大文豪范仲淹为严子陵所作《严先生祠堂记》后,其中那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成为了赞美教育家与优秀教师时重要的修饰语。“山高水长”的含义从字面的山水意境中,逐渐抽象出崇高、伟大、清简等意义的并且,也被赋予了严肃、庄重、不苟言笑的衍生意。这句古话与附加的意义一起,把中国以前传下来对教育家的溢美之词,逐渐匡正到一个相对整齐划一的规制,凡是名师名家多是应该慈眉善目、庄严持重,一股正义凌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热门:王启元

由此无论古代还是近代教育家,于当今大约多被塑造成类似的形象。相比来说,教育家的幽默气质,很大程度上被不同程度地牺牲了;孔夫子虽然拿严肃的“德”开涮了一把,说过“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的话,但传世的孔子先师的形象中,是绝不会添上这么轻松一笔的。实际上,“先生之风”所蕴含的文案与维度无疑是多元的,相对传世文献单薄的古代教育名家形象,近代诸名家不论存世的记载还是评价,都要丰富多个,想要重新认知越来越多地依然取决于立场。

热门:王启元

我国文人好于笔记小说中诙谐行文、臧否人物,甚至发掘流言八卦,晚清民国以来尤甚。从马相伯晚年的访谈中读到的段子与幽默感,不仅是这种臧否以前传下来的延续,亦能感受得到马相伯身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更有其针砭时事时表现出的正直与勇气。并且也正是这些气质共同铸就那位自“二十四门徒”开始,创办出两所现代高等学堂的、值得后人铭记的知名教育家与政治家马相伯独特的“先生之风”。end

热门:王启元

原标题:《王启元 | “段子手”马相伯的先生之风》

阅览原文

【主题】机会,这里是上海

标题:热门:王启元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