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82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记者走进国家典籍博物馆,各种国宝级珍贵古籍集结登场,琳琅满目,引人注目。 但是,比起这些只能在陈列橱里看到、不能碰的旧书,引人注目的是老师傅现场的绝活展示,他的表情沉稳,集中于部下的各工序,游刃有余的方法和熟练的技术不断引起观众的包围。 老先生叫李江民。 是江苏扬州人,雕塑印刷技术省级代表传承人。 他正在现场示范雕刻印刷的印刷工序。 他的手边堆着刚印好的“飞天图”,准备送给参观者时,画中的“飞天”跃动在纸上显得栩栩如生。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一分钟的展示几十年的历史

“这个版本是我自己雕刻的,这次特意给观众看了演示。 不仅因为它漂亮、画面精细,还能体现扬州雕刻印刷的精细雕刻工,从其背后的故事来看”我看李江民先是给褐色的扫帚上颜料给版上色,然后迅速把纸铺在版上用褐色的擦拭把纸撕下来,最后把纸撕下来 他印的是《西厢记图》的《偷窥简图》,图中的主人公崔莺莺眉目清秀,形象传情,其根部头发清晰。 “《西厢记图》一共20幅图,《偷窥简图》是最典型的一幅,雕刻工细腻,线条细密。 ”。 李江民不离手地说。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印刷品具有工艺美术的价值,其中经典版画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实际上,这些版画是消耗品,像《西厢记图》一样线条纤细,印刷数百张后的版子已经不能使用了。 ”据李江民介绍,扬州雕刻版印刷以梨木为版,精雕细刻为版片,再以宣纸、松烟墨和天然矿物颜料经营行业,裱糊为锦表。 光制作一套“西胁记图”就需要约一年的时间,但颜料和纸版片的磨损会给各版片带来有限的寿命。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这几年,李江民经常受委托展示现场的技艺,很多都是打“游击战”,就像展览结束后要走的样子,但他还是喜欢给观众看这种古老的技艺,很热心。 “很多人听说过雕刻印刷,但实际上没有看过,所以只要有机会在现场进行一分钟的展示,让人们了解印刷术的起源是值得的。”一分钟的完美展示,只有经过几十年的漫长考验,才能练习。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要做笔记,那是我的老师。 ”

2009年,扬州雕版印刷作为中国雕版印刷技术申报主体正式被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内外影响广泛。 扬州也是我国现存以前雕刻印刷技术最完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扬州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组织从事官刻、坊刻、私刻的雕刻印刷工人,收集民间零散的古籍版数十万张,恢复了完备的古籍雕刻印刷生产线,设立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专业从事古籍雕刻印刷等业务。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1979年,25岁的李江民被分配到广陵古籍刻印社,从雕刻印刷师周润芝开始了雕刻生涯。 因为学得快,三年后,李江民掌握了扬州雕版印刷的要领,开始带徒弟。 当时的李江民对工作充满无限的热情,在职场上称他为印刷“机器人”。 “公司分配的定额是每天1100张,但我一天能印7000张。 我记得当时领导们每月的工资是70元,我光是超额生产奖金就在70元以上。 ”。 李江民不兴奋地说。 就这样,在30多年的时间里,李江民创立了自己的艺术训练营,开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艺术教授和传承上,他的作品也大量流通于市场。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雕版印刷除了拼版时无缝、选色时仔细组合外,用纸把握空气的湿度、使印刷的作品清晰是很重要的。 ”李江民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同事一起制作《敦煌壁画飞天图》,刻版印刷时,颜色、线条总是不一致。 经过多次尝试和摸索,他们终于发现问题出在空气体湿度上。 “版子和纸都在收缩,不同的地方空空气湿度不同,收缩的程度也不同。 ”。 之后,他们每次印刷都会“保湿”纸张来解决。 李江民总结说,挑战是常有的,但处理这些“不明确因素”要靠经验、思考、不断尝试和探索。 “要做笔记,那是我的老师。 ”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年、年相继2年,李江民分别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四美图》中获得第13届、14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国际金奖和杰出华人艺术终身成就奖。 他亲手雕刻印刷的“北平笺谱”有120多张图案,共有300多幅版画,表现出雕刻印刷的极高水平。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古老的技艺需要时代的承认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李江民和广陵古籍刻印社的许多老师们就把雕刻印刷作为自己一生的“饭碗”。 师傅们一边用前辈们留下的老版,一边自己雕刻,保证刻版不断得到补充,很多外国人才也聚集在扬州,带来了其他地方的版,这也促进了他们相互交流和技术上的融合,提高了水平。 “如果图坏了,我们修图,局部字坏了,我们修字,完全不能用了,我们就模仿重刻,这个技术一定断不了。 ”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李江民说,现在的年轻人对这项技术不太了解。 这也是因为对这项古老技术的认可感很低。 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前所未有的技术带来了挑战,给纯手工雕刻印刷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例如,李江民在书店买普通印刷版《论语》20多块钱,但买雕刻印刷的《论语》也要几百元到一千元。 另外,用机器制作的线装旧书“仿制品”也充斥市场,因此雕刻印刷作品不太得到大众的认同和青睐。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雕刻书的价值是什么? 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在李江民脑海里盘旋,他也特别想解决。 “出自纯手雕刻的印刷书籍色彩饱和,线条圆润,是集时间和心血于一身的作品,是历史的见证。 与机器制造的相比,它更美,更有“灵魂”,值得珍惜。 ”。

“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

标题:“访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李江民”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