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5字,读完约2分钟

工程招投标制度是选择优质施工企业、防止施工腐败的重要制度。但记者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建筑市场中一些隐藏的“熟人圈子”编织了一个严密的违法违规招投标网络,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规范和整改。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熟人圈”已经成为市场上的顽疾

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招投标行为,今年1月初,青海省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对招投标市场进行了检查。这是2011年12月1日我国第一个关于认定招投标违规行为的地方规范性文件——《青海省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活动串通认定办法》正式颁布实施的一个月后。

在肯定法律法规收到一定效果的同时,主管部门并不否认仅靠一部地方法律难以杜绝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

“坦白说,如果不是‘在窝里’,监管部门一般很难获得有力证据来查处招标行为。”青海省工程建设招标管理办公室主任朱应龙表示,由于招标投标的隐蔽性和缺乏法律认可,监管部门很难发现招标过程中的问题。

甘肃省某招投标公司经理李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大部分建筑市场都存在“熟人圈”。这个熟人圈的成员包括投标人、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有资质的投标企业、投标中介等。竞价市场会形成一种竞价联盟,轮流坐村。投标人之间事先约定,本次投标将由甲公司中标,下一次投标将由乙公司中标,第三次投标将再次中标。

“这个‘熟人圈子’限制很大。如果一家公司单方面违反游戏规则,不配合甚至出卖圈子里的成员,以后一般都会被打压,难以生存。”李经理表示,面对这样的潜规则,很多企业会选择妥协。

纪律薄弱会鼓励投标违规

据记者调查,2010年,青海省查处了一起最严重的招投标案件,这是一起典型的内幕暗箱操作违法案件。

2010年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工程招标过程中,青海省招标有限公司担任招标代理机构,公司项目负责人韩私下建议建设单位设立总额1000多万元的大额履约保证金门槛,并与浙江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招标企业合谋,组织这些企业征集多个企业资质参与投标,最终中标后分享效益费。

据了解,涉案人员和企业长期在青海市场从事建设工程和招投标事务,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利益圈。朱应龙表示,这起案件的第一条线索是因为他们内部人的利益分配不均,有人在内部举报。换句话说,“内讧”是这个案子最终水落石出的重要原因。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招投标市场乱象调查:“熟人圈子”已成顽疾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