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4字,读完约5分钟

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两个对立状态之间的距离。

但是现在,美丑之间没有距离。美丑已经突破界限,不再分明。

在基层,恶搞、看丑女、曲解丑化英雄,成了幸福的根源;精英层面,阴谋论小说,普通公民的背信弃义,痞子的丑恶,是知识分子最喜欢的题材;在艺术领域,画越丑,价格越高...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本来中国人评判事物的标准极其简单,就是黑或白,或者非此即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西走到了相反的极端,一个崇尚美的社会逐渐被“丑”的浪潮淹没。

不是我不懂,是世界瞬息万变。

社会真的不再需要美丑的标准了吗?

毕竟要不要再把美丑分开?

只要不造成伤害

温央视主持人

我更愿意从人的心理状态来看“审丑”的潮流。

每个人都有“恶”的一面,都有“作恶”的冲动。只有在社会道德、秩序、规范的压力下,他才会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的“坏思想”。总有一天,当你发现各种恶趣味的时候,你心中的黑暗会不断增长。

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这种趋势。通过“审丑”,人们不必追求自己不认同的主流美,也可以通过玩弄“丑”来重新设计一个美的定义,无形中给了他们信心。而那些所谓的小丑也在为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比如芙蓉姐姐从商演开始,冯姐姐去了美国。

人性的黑暗自古就有。我觉得最近没有出现审丑。也许它自古就有,只是因为没有网络传播,我们不知道。所以,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人类社会并没有因为这种黑暗而经历道德滑坡。按照这个逻辑,自然就不用担心审丑会打败现在的道德底线。

其实任何事情的底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不造成伤害,那个底线就是合理的。我们的态度不是过度宣传和褒贬,时间自然会评判。

美丑有场合。我们不能要求一个自然人在任何场合都保持庄重。他应该有权利嘲笑自己和别人。比如我们父母这一代,一直处于“端”和“庄”的状态,甚至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自我。70后、80后一度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与当时的主流相比是“丑陋”的,但现在,情况并非如此。所以现在的人活得比较自我,这也是“丑”之所以能存在的原因,也反映了不同阶段审美之间的一种碰撞。

全民审丑

推倒所谓的道德高地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

我关心的是审丑,远不是最近一两年。近十年来,丑人群体一直在壮大。

早年赵本山走红,作品多为“审丑”,用以消解“装逼”。精英层面,以王朔小说为代表。其实这两个层面有相似之处,把所谓的道德制高点推低了。因此,这种审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强烈的社会共鸣。

事实上,解放后,中国对其价值体系进行了两次解构:一是共产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二是公民文化对共产文化的解构。我们现在经历的是第二个阶段,但很遗憾,我们只完成了解构,没有完成重构。

正是因为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重新建立,一直突破人类视觉极限的“丑陋”的东西才会不断出现。其实不应该局限于讨论“丑”,更重要的是,如何构建新的价值标准,确定什么是真美。

前几天看了斯皮尔伯格的《战马》,让我深刻思考了人类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其实是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这个价值体现在《战马》中,是对人类奋斗精神和人与动物和谐关系的致敬。

我也以雷锋为例。雷锋被西点军校列为学习榜样。为什么?很明显,雷锋并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有一个军人应该有的团队精神。这些都是普世价值。如果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人们怎么会不相信这些美好的东西呢?因此,无论是公共知识分子还是社会精英,都不应该盲目参与破坏旧的价值体系,而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寻找美好的事物。

全民审丑

但是,建设不是一次性事件。最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不应该急于解构,而应该有更多的责任精神,不遗余力地建立新的价值标准。

廉价狂欢

李润霞,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三月份过去了,社会上出现了恶搞雷锋的现象。某种程度上,这是强加的意识形态的反弹。雷锋在主流意识形态中是一个崇高的人物,但随着社会的演变,每个人都开始本能地抵制这样的宣传,从而自发地出现了消解崇高的行为。

不光是雷锋,鲁迅、董存瑞、赖宁等英雄都是“调侃”的对象。这反映了基层对所谓“高大完整”形象的质疑。从“信”到“不信”,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英雄本身就要有“水分”。可怕的是,当有这种逻辑的人面对真相,还习惯性地通过恶搞来解构的时候,那么社会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公信力危机。

“审丑”现象的集中爆发与网络传播速度有一定关系。人性本身就有缺陷和自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现象不能归咎于网络。更何况要从社会运作本身考虑,如何防止这样的行为畸形?否则,消解权威、审丑的浪潮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审丑没有错。关键是怎么判断。在这方面,人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要让“审丑”变成廉价的狂欢。

秀丑炒作

文苏州画院院长沈伟峰

艺术应该是为了表达“美”而存在的。

然而,有些丑陋是允许存在的。艺术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和思想,对一些工整的物体进行改造,这是一种创新。这种“丑”只能算是审美异化,因为在表现形式下,它是有内涵的。

再比如中国的八大山人。他生活在明清时期,早期画作工整。但由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悲观,他会违背自己一贯的工整画风,随意扭曲。这也是一种创新,就是用丑来表达思想。

近年来,一些所谓的“丑”艺术大行其道,作者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知道自己是在“献丑”。当然这背后不乏国外机构的炒作,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正在影响着艺人。

标题:全民审丑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1319.html